[发明专利]一种起泡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94153.3 | 申请日: | 2022-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2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余素金;郑福寿;丘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鼓锤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C1/084 | 分类号: | E03C1/084;B05B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泡器,包括进水件、出水件和出水网,进水件设有多个射流孔,出水件与进水件转动配合,出水网设置在于出水件的下部;出水件的内部设有格栅网,至少一个射流孔流出的射流与格栅网的格栅发生碰撞;格栅网上设置有通流柱,通流柱导通射流孔;通流柱的出水口分布在出水网内;出水件通过转动使出水件与进水件之间发生转动位移,配合射流孔接通通流柱,或者射流孔流出的射流与格栅发生碰撞。该起泡器通流柱与格栅网安装在一起,使原本用于出花洒水的通流柱和格栅网安装在一起,不但减少了起泡器的整体体积,而且使整体起泡器的结构更加简单,布局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泡器。
背景技术
起泡器安装于出水装置的出水端,将水打散后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泡水。由于有了空气的加入,气泡水变得更加柔和,并且气泡水不容易四处飞溅,当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当用户需要使用高冲击力的水流时,气泡水就显得力不从心,传统的花洒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的起泡器的花洒出水结构一般设置在起泡器出水体的外部,花洒出水结构的结构与内部格栅网的结构完全分离,导致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起泡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起泡器,将花洒出水结构的通流柱与格栅网安装在一起,不但减少了起泡器的整体体积,而且使整体起泡器的结构更加简单,布局更加合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起泡器,包括进水件、出水件和出水网,所述进水件设有多个射流孔,所述出水件与进水件转动配合,所述出水网设置在于出水件的下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件的内部设有格栅网,至少一个所述射流孔流出的射流与格栅网的格栅发生碰撞;
所述格栅网上设置有通流柱,所述通流柱导通所述射流孔;
所述通流柱的出水口分布在所述出水网内;
所述出水件通过转动使所述出水件与进水件之间发生转动位移,配合射流孔接通所述通流柱,或者所述射流孔流出的射流与格栅发生碰撞;
所述格栅网和通流柱为一体成型设置或者所述格栅网和通流柱两者通过配合连接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出水件的外壁开有通气口。
进一步,所述通流柱的内部设有通流孔,所述通流孔的进水口与射流孔的出水口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供通气口流入的空气流通。
进一步,所述通流孔的最小通流面积大于对接的所述进水件的射流孔面积。
进一步,所述通流孔内部还设有筋条或者凸点,当述射流孔流出的射流流入到通流孔内时,所述筋条或者凸点与所述射流发生碰撞。
进一步,所述出水件的外圈围壁设有凹口,所述进水件外壁面设有凸点,所述凹口与所述凸点相配合,所述凹口与所述凸点用于水花切换中的临时定位。
进一步,所述进水件的外壁设有朝外的安装卡扣,所述出水件的上端围壁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卡扣嵌入卡槽内,使所述进水件安装在所述出水件上。
进一步,所述安装卡扣嵌入所述卡槽内后形成转动角度的限制,使所述出水件在使用时在限制的转动角度来回转动。
进一步,所述格栅网与出水件一体成型或者分开成两个独立的构件配合组装。
进一步,所述出水网沿出水反向装入出水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鼓锤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鼓锤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41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