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痛超滑抗菌导尿管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2780.3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1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郑奇辉;王志平;金学磊;刘伟;王迎斌;孔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何柳青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痛 抗菌 导尿管 | ||
1.一种新型无痛超滑抗菌导尿管,其结构包括气囊(1)、导尿装置(2)、导尿管(3)、取样管(4)、接管(5)、充气注水管(6)、排尿管(7),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尿管(3)与气囊(1)、排尿管(7)相连接,所述导尿管(3)与接管(5)相套合,所述接管(5)上设有导尿装置(2),所述接管(5)上设有取样管(4)、充气注水管(6),所述取样管(4)、充气注水管(6)贯穿伸入接管(5),所述充气注水管(6)通过导尿管(3)与气囊(1)相接通;
所述导尿装置(2)包括有导出组件(21)、套接口(22)、活动张件(23)、管体(24)、缓流组件(25)、对接口(26)、超滑贴片(27),所述导出组件(21)与套接口(22)吻合连接,所述套接口(22)设在超滑贴片(27)上,所述超滑贴片(27)上设有管体(24),所述超滑贴片(27)上设有对接口(26),所述对接口(26)与管体(24)相连通,所述管体(24)上设有缓流组件(25),所述缓流组件(25)连接在超滑贴片(27)上,所述缓流组件(25)上设有活动张件(23),所述活动张件(23)连接在超滑贴片(27)上,所述套接口(22)与导尿管(3)吻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痛超滑抗菌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张件(23)包括有弹刚片(231)、吸磁块(232)、上弯弧导片(233)、下弯弧导片(234),所述弹刚片(231)贯穿伸入上弯弧导片(233)、下弯弧导片(234)内部,所述上弯弧导片(233)与下弯弧导片(234)上安装有吸磁块(232),所述上弯弧导片(233)、下弯弧导片(234)连接在超滑贴片(2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痛超滑抗菌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组件(25)包括有斜滑板(251)、弹动叠件(252)、缓冲组件(253)、牵制条(254),所述斜滑板(251)连接在弹动叠件(252)上,所述弹动叠件(252)与牵制条(254)相接,所述牵制条(254)连接在超滑贴片(27)上,所述斜滑板(251)、弹动叠件(252)与超滑贴片(27)相接,所述弹动叠件(252)与超滑贴片(27)之间连接有缓冲组件(253),所述斜滑板(251)设在管体(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痛超滑抗菌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53)包括有壳体(S1)、压块(S2)、衔接件(S3)、复位弹件(S4)、螺旋条(S5)、气囊(S6)、接板(S7),所述壳体(S1)与压块(S2)相接,所述压块(S2)插接在两块接板(S7)上,所述接板(S7)上设有衔接件(S3),所述衔接件(S3)连接在接板(S7)上,所述接板(S7)上连接有复位弹件(S4),所述复位弹件(S4)上设有螺旋条(S5)、气囊(S6),所述压块(S2)与弹动叠件(252)与超滑贴片(27)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痛超滑抗菌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组件(21)包括有吻合环(211)、导流腔(212)、外壳(213)、螺旋叶片(214)、辅助分件(215)、导入孔(216),所述吻合环(211)与外壳(213)吻合连接,所述外壳(213)上设有导流腔(212),所述外壳(213)与螺旋叶片(214)相接,所述外壳(213)上设有导入孔(216)、辅助分件(215),所述吻合环(211)与套接口(22)吻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痛超滑抗菌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分件(215)包括有连接棒(T1)、尖刺(T2),所述连接棒(T1)上设有多个尖刺(T2),所述连接棒(T1)固定连接在外壳(213)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痛超滑抗菌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组件(25)设有四个,四个缓流组件(25)呈“W”字形错开设立在管体(24)内壁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无痛超滑抗菌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腔(212)呈圆锥体结构且底部呈凹弧形结构固定连接在吻合环(2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27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块
- 下一篇:钛铝合金微观组织定量中误标相去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