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部件运转装置及运转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92666.0 | 申请日: | 2022-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0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锋;马胜松;张龙;崔翔;孙鹏;杨俊琪;蒲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十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7/14 | 分类号: | B66F7/14;B66F7/28;G08B7/06;B65D25/04;B65D25/24;B65D25/38 |
| 代理公司: | 保定运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3 | 代理人: | 李显锋 |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部件 运转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结构部件运转装置及运转方法,针对现有的运转装置不便于不弓腰取放、同一位置取放、转运时遮挡防护和取放时自动报警提醒周围人员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回形座,所述回形座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底部为封堵结构的圆挡套,圆挡套内滑动安装有圆套,圆套的外侧开设有四组储放槽,本发明便于对多个钢结构部件单独分隔储放,避免其发生相互碰撞,便于在转运时对多层钢结构部件遮挡防护,避免转运时其发生掉落,便于通过逐层升起旋转的方式实现同一位置不弓腰取放多层钢结构部件,无需人员弓腰和来回围绕走动,省时省力,且便于在移出取放时自动进行灯光报警提醒周围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转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部件运转装置及运转方法。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多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部件包括钢结构连接件、转接件等常用连接或转接组合部件,在对钢结构连接、转接等部件进行转运时,需要用到运转装置。
现有的运转装置多采用运转小车对部件进行转运,或在运转小车上设置多层支架,用于多层放置部件,但是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其存在不便于不弓腰对多层钢结构部件取放的缺点,常规多层放置的方式,对于下层的钢结构部件需要人员弓腰拿取,费时费力;
2、其存在不便于在同一位置对多层钢结构部件取放的缺点,需要人员来回绕着运转小车对多位置处的钢结构部件取放,费时费力;
3、其存在不便于对多层钢结构部件遮挡防护的缺点,使得在转运移动时容易发生钢结构部件掉落的现象,稳定性较低;
4、其在拿取钢结构部件时缺少自动报警提醒周围人员的功能,使得在拿取时不能显眼提醒周围人员,造成无关人员容易因疏忽靠近发生意外误碰风险。
为了解决不便于不弓腰取放、同一位置取放、转运时遮挡防护和取放时自动报警提醒周围人员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钢结构部件运转装置及运转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钢结构部件运转装置及运转方法,解决了不便于不弓腰取放、同一位置取放、转运时遮挡防护和取放时自动报警提醒周围人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部件运转装置,包括回形座,所述回形座的上方设置有两个底部为封堵结构的圆挡套,圆挡套内滑动安装有圆套,圆套的外侧开设有四组储放槽,两个圆套的顶部转动安装有同一个顶板;
所述回形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轴,支撑轴的顶端延伸至对应的圆套内并固定连接有防脱圆板,支撑轴上滑动套设有转动安装在对应的圆套内的滑套,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轴的右侧开设有矩形孔,回形座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同步螺纹驱动组件,同步螺纹驱动组件的顶端与两个矩形孔的顶部内壁转动安装,同步螺纹驱动组件与两个滑套的内壁固定连接,回形座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和第一蓄电池,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同步螺纹驱动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回形座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与两个圆挡套底部相安装的同步旋转驱动组件,回形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抱闸电机,抱闸电机的输出轴与同步旋转驱动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伺服电机和抱闸电机均与第一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两个圆挡套顶部活动接触的上升自亮提醒组件,上升自亮提醒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顶板顶部的第二蓄电池和报警灯,顶板的上方设有压板,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与对应圆挡套顶部相接触的导向柱,顶板滑动套设在两个导向柱上,压板的底部与顶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处于拉伸状态的拉伸弹簧,顶板的顶部嵌装有与报警灯电性连接的无锁轻触开关,无锁轻触开关位于压板的下方并与压板相配合,无锁轻触开关和报警灯均与第二蓄电池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公局第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2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