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1740.7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7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简征西;闫胜利;谢涛;侯成雷;王鹏艳;赵学义;王占民;杨立众;魏鑫鑫;祁真真;刘其学;梁兰喜;丁帅;李红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创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88;B01D46/90;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河南银隆律师事务所 41186 | 代理人: | 王帅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该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开设有进尘腔室;两个除尘机构,两个所述除尘机构分别设置有控制箱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上,用于过滤灰尘,所述除尘机构上开设有与进尘腔室内部连通的除尘口;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进尘腔室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上;使用引风机构将漂浮在空气中的尘土吸入至进尘腔室内,将一个挡板封闭在除尘机构的除尘口上,以便于清理除尘机构内的灰尘,同时不会影响除尘装置的正常工作,通过驱动另一个挡板打开另一个除尘机构的除尘口,使得进入进尘腔室内的空气可以经过另一个除尘机构进行过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由于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尘土漂浮在空中,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危害,而现有的除尘装置会采用引风机将漂浮在空中的尘土吸入箱体内,并经过滤芯过滤掉空气中的尘土,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尘土较多,滤芯容易发生堵塞,需要及时更换滤芯,但是更换滤芯的过程中,除尘装置无法正常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更换滤芯的同时,又不会影响除尘装置正常工作的除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更换滤芯的过程中,除尘装置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包括:
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开设有进尘腔室;
两个除尘机构,两个所述除尘机构分别设置有控制箱的左外侧壁和右外侧壁上,用于过滤灰尘,所述除尘机构上开设有与进尘腔室内部连通的除尘口;
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进尘腔室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上,两个所述挡板能够分别封闭或打开两个除尘机构上的除尘口;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挡板封闭或打开除尘口;
引风机构,所述引风机构安装在控制箱上,用于将外部灰尘抽入至进尘腔室的内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箱以及安装在除尘口上的滤尘组件,所述滤尘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除尘口上的螺纹套筒、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的透风管,以及套装在透风管外部的布袋。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一个所述挡板封闭在除尘口的位置,另外一个所述挡板处于打开除尘口的位置,所述挡板滑动连接在控制箱的内侧壁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挡板同步相向或反向运动,使一个所述挡板封闭一个除尘机构上的除尘口,使另外一个所述挡板打开另外一个除尘机构上的除尘口。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挡板相对内侧的齿条以及与两个挡板上的齿条均啮合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控制箱转动连接,且所述齿轮的数量为单数,还包括用于驱动一个齿轮转动的电机。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齿轮通过连接轴与控制箱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的数量为五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中间的所述齿轮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位于两个挡板之间,且所述导风板可分别朝向两个挡板倾斜。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齿轮上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偏心处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导风板铰接,使所述导风板可朝向处于打开状态的除尘口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创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创建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1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