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促进剂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的合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91419.9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20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良;秦金良;张雁;将秀娜;聂鹏;王晓飞;秦金杰;赵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中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29/14 | 分类号: | C07C329/14;C08K5/38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张献伟 |
地址: | 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宝山循***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促进剂 硫化 丙基 黄原酸酯 合成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促进剂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的合成工艺,首次将容易分离的环己烷作为溶剂用于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并在此基础上加入高效的缚水剂,异丙醇与二硫化碳分次交替加入,有效降低了二硫化碳与固体氢氧化钠的竞争性反应,提高主反应进行的程度;在20‑40℃条件下进行混合反应,既有利于反应效率,也有助于反应体系安全平稳进行,在缚水剂与环己烷协同作用下避免水对反应负面影响,也可避免温度过高致副反应发生;在15~30℃缓慢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氧化反应,产物品质好,收率达到98%以上,纯度达到99%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硫化促进剂的合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基本化学信息:英文名称: Isopropyl xanthogendisulfide;英文缩略语:DIP;分子式:C8H14O2S4;CAS RN:105-65-7。该化合物主要用作橡胶促进剂,适用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及再生橡胶的硫化。本品不适于高温硫化。还可用作合成橡胶聚合用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润滑油调节剂、矿石浮选剂、杀菌剂和锄草剂等。
目前,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的合成分为二个反应阶段:1、异丙醇、二硫化碳和碱(氢氧化钠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得到异丙基黄原酸盐;2、异丙基黄原酸盐经氧化剂(次氯酸钠、双氧水、氯气或者过硫酸钾等)氧化生成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对于氧化剂的使用由于次氯酸钠和氯气具有较强的毒性,而双氧水还原之后生成水且使用双氧水得到的产物收率和选择性较高,目前工业实际中均是以双氧水氧化工艺为主,其他的氧化剂基本上不会使用。
对DIP的合成工艺研究还是以第一步的研究价值较大,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报道,例如,中国专利CN104774166A选择了四氢呋喃作为反应溶剂用来连续合成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产率为75%左右,产品纯度为99%;中国专利CN106380436B中异丙醇过量加入,既作为原料,又作为溶剂。异丙醇的过量提高了反应物醇的浓度,利于醇与碱的反应,此外,体系中存在的少量的水(醇和碱反应形成的水、原料带入的少量水等)会被异丙醇所“稀释”,从而降低了水的存在对反应进程的影响,最终产物收率最高可达90-95%,纯度可达99%,中国专利CN111039839A在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的制备方法中,用甲苯作为溶剂,有效提高产品收率,且反应后容易脱甲苯,而甲苯能循环再利用,可有效节约生产成本;代替传统的异丙醇作为溶剂的制备方法,产品收率为95%,综上,在现有的制备方法中,水、有机溶剂做介质或无介质条件下,水作溶剂收率很低,且产生大量含盐废水;而异丙醇、甲苯作溶剂,因其粘性和沸点等问题,并不利于与产品分离,导致产物收率低且有溶剂残留,影响客户使用;四氢呋喃作溶剂,自身会形成部分过氧化物,在反应过程中存在爆炸风险,很不安全。
现有技术中也认识到氢氧化钠与异丙醇反应形成的水会影响二硫化碳与醇盐的反应,在早期的国外专利文献中例如英国专利GB72752和加拿大专利CA489870,也提出了一些减少反应过程中产生水的方案,例如利用脱水剂和快速加入二硫化碳等,但是具体实施过程效果并不好。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开发一种操作简便,反应高效、彻底、收率高、品质好的新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异丙醇、二硫化碳、固体氢氧化钠、缚水剂在环己烷中混合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再与过氧化氢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制备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
优选的,所述在环己烷中混合是指将固体氢氧化钠一次加入,异丙醇与二硫化碳依序一次或分次交替加入,优选分次交替加入,异丙醇与二硫化碳交替加入的方式有效降低了二硫化碳与固体氢氧化钠的竞争性反应,提高主反应进行的程度从而提高产物收率;二硫化碳采用缓慢加入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中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鹤壁中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14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