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集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1166.5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80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5/16 | 分类号: | G06F15/16;G06F1/20;G06F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45803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集群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集群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箱体、辅助部和固定部;所述箱体为矩形箱状结构,且箱体内放置有两块安装板,并且每块安装板上均固定有一个元件;所述箱体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座。通过弹性块和安装板的设置,因箱体内焊接有两个放置座,且放置座由两个矩形组成,并且每块矩形板上均黏附有一个弹性块;上方两个弹性块顶端面与上方一个安装板底端面接触,且下方两个弹性块顶端面与下方一个安装板底端面接触,并且弹性块组成了安装板的弹性缓冲结构,从而可实现元件的缓冲防护,解决了首先,通风效果较弱,计算机元件不能够很好的散热;其次,在不能够在开启门板的时候自动实现元件的辅助散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计算机集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一代的计算机无论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都比旧的计算机优越,但人类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也不断提高,集群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通过集群技术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的相对较高的收益。
然而,就目前传统计算机集群装置而言,首先,现有装置通风效果较弱,计算机元件不能够很好的散热;其次,现有装置在不能够在开启门板的时候自动实现元件的辅助散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集群装置,其具有凸起和通孔,通过凸起和通孔的设置,首先,因安装板顶端面呈线性阵列状焊接有凸起,且凸起为半圆柱形结构,并且凸起顶端面与元件底端面接触,从而可保证元件底部的通风效果;其次,通过通孔可进一步提高元件的通风效果;
还具有连接座和辅助杆,通过连接座和辅助杆的设置,在开启门板的时候能够实现安装板的往复运动,进而提高了元件的散热降温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集群装置,具体包括:箱体、辅助部和固定部;所述箱体为矩形箱状结构,且箱体内放置有两块安装板,并且每块安装板上均固定有一个元件;所述箱体上对称焊接有两个固定座,且两个固定座均为矩形板状结构;每个固定座上均插接有两个固定螺栓A,且四个固定螺栓A均与固定台螺纹连接,当箱体底端面与固定台接触时固定座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为2cm;所述辅助部由转轴、叶轮和驱动电机组成,且转轴转动连接在箱体上;所述固定部共设有两个,且固定部由弹性伸缩杆和辅助块组成。
可选地,所述箱体顶端面和底端面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动座,且两个滑动座上滑动连接有门板,并且当下方一个滑动座与固定台接触时门板底端面与固定台之间的间距为1cm。
可选地,所述箱体内焊接有两个放置座,且放置座由两个矩形组成,并且每块矩形板上均黏附有一个弹性块;上方两个弹性块顶端面与上方一个安装板底端面接触,且下方两个弹性块顶端面与下方一个安装板底端面接触,并且弹性块组成了安装板的弹性缓冲结构。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顶端面呈线性阵列状焊接有凸起,且凸起为半圆柱形结构,并且凸起顶端面与元件底端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安装板上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为圆柱形孔状结构;通孔与凸起呈交错状设置,且通孔组成了元件的通风结构。
可选地,所述元件上插接有四个固定螺栓B,且四个固定螺栓B均插接在通孔内,并且每个固定螺栓B上均螺纹连接有一个锁紧螺栓。
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规定连接在箱体上,且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与转轴相连接;转轴上安装有七个叶轮,且七个叶轮位于两块安装板的中间位置。
可选地,所述弹性伸缩杆共设有四根,且箱体内壁左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根弹性伸缩杆,并且箱体内壁右端面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根弹性伸缩杆;左侧两根弹性伸缩杆的头端安装有辅助块,且右侧两根弹性伸缩杆的头端也安装有辅助块,并且两个辅助块分别与元件的左端面以及右端面弹性接触。
可选地,所述辅助块为橡胶块状结构,且辅助块底端面与固定螺栓B顶端面弹性接触,并且辅助块组成了固定螺栓B的摩擦式闭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鹤壁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11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