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手术活检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9075.8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7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马;冯婷;张大伟;应捷;李筠;刘瑾;窦启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A61B10/04;A61B90/00;G02B6/26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崔双双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手术 活检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窥镜手术活检钳装置,包括钳柄部、钳杆部、钳夹部和监控机构,钳柄部设于钳杆部的尾部,钳夹部设于钳杆部的头部,钳柄部通过钳杆部控制钳夹部进行钳夹动作,监控机构设置在是钳杆部上;钳杆部包括相对平移的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信号传输线、多光谱照明系统、光纤、信号处理板和显示设备,信号处理板分别与摄像头、多光谱照明系统、显示设备和控制系统连接。在本申请中,通过微型摄像头将图像无线传输给显示设备,可以实时进行保存图像作为后期检测结果的辅助依据,由于摄像头是镶嵌在活检钳的卡槽里,减小活检钳体积,避免了摄像头的松脱掉落,减轻了患者的痛感,更加的方便医生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手术活检钳装置。
背景技术
在获取病理样本时活检钳是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夹取待检测部位的粘膜样本,若使用不带摄像头的活检钳进行操作,将会降低获取目标检测样本的准确度,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出现检测结果出现错误,且如果活检设备太大会导致待检测部位太小而被意外刮伤出血,导致夹取样本不纯,由此带来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一系列诊断错误。由于部分患病组织,在白光下的显色和在多光谱下的显色会有不同,采用多光谱照明会更好的突出病灶和其他正常组织之间的区别,更好的辅助医生对组织样本进行活检取样。因此,图像可视化微型活检钳越来越受医院重视,现需要寻找有效解决活检钳图像可视化问题,且能够重复利用的方法。
目前医院使用的是普通的不带有图像可视化功能的内窥镜活检钳,获取检测样本采用的是盲取操作,专利号为201721302733.6的一种可拆卸式红外摄像头活检钳,可以简单的实现图像可视化功能。专利号为201922160242.8的一种人体肛门直肠手术活检钳,实现了便捷的切割拾取功能。
上述医院使用的内窥式活检钳的功能单一,且不带有图像可视化功能,只能单凭医生的经验进行盲取样本,这大大增加了获取样本的准确度,可拆式红外摄像头活检钳,虽然解决了图像可视化的问题,但是重复性使用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图像也只是简单的传送到显示屏并不能实现实时拍摄保存意向图片的功能;人体肛门直肠手术活检钳虽然可以便捷的切割和拾取但是没有可视化功能,手术进行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和难度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内窥镜手术活检钳装置,含有摄像头装置且可以重复使用的无线微型内窥式手术活检钳,可以时刻传输图像并显示在显示屏上方便医生观察,且具有实时截图和保留有用的图片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窥镜手术活检钳装置,
包括钳柄部、钳杆部、钳夹部和监控机构,所述钳柄部设于所述钳杆部的尾部,所述钳夹部设于所述钳杆部的头部,所述钳柄部通过所述钳杆部控制所述钳夹部进行钳夹动作,所述监控机构设置在是钳杆部上;
所述钳杆部包括相对平移的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所述下滑动板内设有卡槽;
所述监控机构包括摄像头、信号传输线、多光谱照明系统、光纤、信号处理板和显示设备,所述摄像头固定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多光谱照明系统的输出光源设于所述摄像头上,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信号传输线与所述信号处理板连接,所述多光谱照明系统通过所述光纤与所述信号处理板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板与所述显示设备无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板与控制系统控制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内窥镜手术活检钳装置中,所述钳夹部包括上钳夹和下钳夹,所述下钳夹与所述下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钳夹分别与所述上滑动板和下滑动板的前端可转动连接;
所述钳柄部包括活动手柄,所述下滑动板与所述活动手柄固定连接,所述上滑动板通过滑动板连接块与所述活动手柄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板连接块。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内窥镜手术活检钳装置中,所述滑动板连接块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上滑动板的尾部,所述活动手柄的两个钳柄通过固定螺丝旋转连接,所述下滑动板与所述活动手柄的后钳柄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连接块与所述活动手柄的前钳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0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