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注射型美容整形用面部填充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89006.7 | 申请日: | 2022-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7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邦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7/20 | 分类号: | A61L27/20;A61L27/12;A61L27/50;A61L27/52;A61L27/54;C08J3/075;C08L5/08;C08K9/02;C08K7/18;C01B25/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射 美容 整形 面部 填充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型美容整形用面部填充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S2、利用所述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改性羟基磷灰石微球;S3、分别制备微米级透明质酸钠和纳米级透明质酸钠,将所述微米级透明质酸钠和纳米级透明质酸钠溶于氯化钠含量为0.9%wt的注射用水中,混匀后,加入所述改性羟基磷灰石微球,超声分散均匀后,在电子束的辐照下进行自组装,得到透明质酸钠自组装双网络水凝胶;S4、将所述透明质酸钠自组装双网络水凝胶进行负压脱气,再经过灭菌,得到所述注射型美容整形用面部填充水凝胶。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改性羟基磷灰石微球可以刺激胶原蛋白再生,从而控制面部衰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美容整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止血功能的注射型美容整形用面部填充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皮肤组织中胶原蛋白逐渐流失,加上体内氧自由基的氧化,皮肤会变得松弛、产生皱纹,尤其是面部轮廓性衰老会日渐加重,包括肉眼可见的皮肤皱纹、深鼻唇沟、皱眉纹、颈部皱纹、口围皱纹、鼻梁塌陷等。此外,一些机械伤害也会导致鼻骨塌陷,烧烫伤会给面部留下疤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另外,部分人群因为先天的鼻梁塌陷、唇腭裂等问题,导致内心自卑,无法正常生活。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美容整形技术的发展,美容整形已经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信任。这些都促进着美容整形技术及材料的发展,特别是注射型美容整形技术及材料,因为注射型美容整形技术容是非手术整形美容,见效快,且使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中透明质酸类产品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注射后副作用很少和较为持久的塑形效果被整形美容机构广泛使用。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注射型美容整形产品为透明质酸类,但透明质酸类产品有以下缺陷,1、成本较高,一针的花费数千元至上万元。2、维持时间短,在体内6个月左右就基本上完成降解吸收,消费者需要重新进行注射,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和痛苦。3、仅对面部起到填充、组织增容的功效,不能促进自身胶原蛋白的合成,无法清除面部皮下组织的氧自由基。4、未考虑注射产品在皮肤注射点出血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血友病使用者,因产品本身无止血功能,若出现出血问题,严重会危及生命。5、透明质酸中的交联剂会导致炎症、皮肤过敏等现象。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注射型美容整形用面部填充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 113230452 A推荐有“一种面部填充剂及其配制方法”,为了克服透明质酸降解快的问题,加入了羟基磷灰石等成分来延长透明质酸的的作用,但生产时间需要5天,工艺较为复杂,且使用的交联剂残留会有引发炎症、过敏等不良反应。又如CN 108744054 A一种注射型美容整形用面部填充剂组合物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CN 113230452 A一样,使用羟基磷灰石来延长透明质酸的的作用,制备工艺简单适合放大生产,且没有使用交联剂,避免了交联剂带来的风险,但相比于交联透明质酸,其降解速度更快,注射部位仅剩羟基磷灰石会带来颗粒感,引发使用者不适,且未从刺激组织自身产生胶原蛋白延缓衰老去设计产品。
目前,已公开的注射型美容整形用面部填充相关的技术信息均围绕延长透明质酸降解时间、控制注射凝胶位移、促进胶原蛋白自身合成等技术问题,尚未见集抗菌、抗炎、抗氧化、止血功能的于一体的注射凝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止血功能的注射型美容整形用面部填充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能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并且由该方法制备的抗菌、抗炎、抗氧化、止血功能的注射型美容整形用面部填充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组织填充及抗衰老效果并且使用方便。
一种注射型美容整形用面部填充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
S2、将所述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分散于含有增溶剂的去离子水中,混匀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微球粗品1,将所述微球粗品1进行高温煅烧,得到微球粗品2,将所述微球粗品2进行过筛,收集粒径为20~50μm的微球,得到改性羟基磷灰石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邦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邦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0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