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用空温式气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88696.4 | 申请日: | 2022-04-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8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聂晓炜;马波;常峰;舒建;周宏斌;孙卫朝;张玥;赵磊;赵铁军;屈龙涛;王玉康;田国栋;韩维娜;葛景发;王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9/02 | 分类号: | F17C9/02;F17C13/08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李阳 |
| 地址: | 25708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二氧化碳 注入 用空温式 气化 | ||
本发明属于液态二氧化碳注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用空温式气化器,包括底座撬,底座撬顶部设置有罐体,罐体一侧设置有进液管线,进液管线上设置有阀体,且进液管线一端连接有罐车,所述罐体另一侧设置有出液管线,出液管线外侧套接有电磁加热器,出液管线一端设置有气化器主体,气化器主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竖移机构;本发明通过加热竖移机构能够使气化器主体的加热位置得到改变,不会使其中一个部位温度过高,保证气化器主体的安全性,同时在使用完成后,可加热竖移机构,加快温度的快速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态二氧化碳注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用空温式气化器。
背景技术
油田二氧化碳注入技术是指将收集来的液态二氧化碳注入油层,以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及二氧化碳利用封存目的的一项技术。在二氧化碳注入过程中用于存储、注入、计量分配液态低温二氧化碳的系统装置叫首台套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系统装置,在向地下油层中注入二氧化碳时,需要多种设备协同注入,为保证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的运行需求及满足注入井工艺要求,通常会采用存储、注入、计量分配的标准化工艺流程,因此首台套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系统应运而生。
未注入的液态二氧化碳需要使用空温式气化器进行气化后放空,与泵腔内低压区连接,及时将气体排出,降低存储的液态二氧化碳发生危险的几率,现有的空温式气化器加热时,加热设备固定在同一个位置,加热设备的加热温度高,会造成液态二氧化碳的气化速率块,体积迅速膨胀,对管道造成的压力大,而加热温度低,会造成液态二氧化碳气化速率慢,影响工作效率,并且当停止加热后,加热设备表面和管道表面残留有高温,无法第一时间将空温式气化器收起。
因此,发明一种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用空温式气化器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用空温式气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用空温式气化器,包括底座撬,底座撬顶部设置有罐体,罐体一侧设置有进液管线,进液管线上设置有阀体,且进液管线一端连接有罐车,所述罐体另一侧设置有出液管线,出液管线外侧套接有电磁加热器,出液管线一端设置有气化器主体,气化器主体内部设置有加热竖移机构。
优选的,所述气化器主体包括框架,框架内部设置有多个竖向设置的气化管,气化管呈多横多列排布,气化管底部设置有进入管。
优选的,所述加热竖移机构包括安装框,安装框两端顶部均设置有钢丝绳,气化器主体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设置有电机,钢丝绳顶端缠绕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框内部转动连接有多个加热棒,加热棒水平设置,加热棒中部转动连接在安装框内部,框架内侧底部安装有横板,横板位于安装框底部,横板顶部设置有多个纵杆,纵杆与加热棒一一对应,纵杆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布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滑动连接在纵杆上,挡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弹簧,挡板端部设置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挡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嵌入板,嵌入板位于纵杆内部,并与纵杆铰接,铰接点靠近挡板,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挡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顶部设置有三角板,三角板的尖端靠近挡板。
优选的,所述横板表面贯穿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横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动轴底端螺纹连接在气化器主体底部,转动轴顶部设置有操作杆。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两侧均插接有倒V板,倒V板顶部中心处向上开设有贯穿安装框的通孔,通孔底部设置有封闭盖,封闭盖顶部设置有竖向滑动卡接在底部安装框底部的T型杆。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横轴位于相邻两排气化管之间,安装框的纵轴位于气化管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气化管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两端固定在框架内壁上。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8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硬岩取芯钻头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运动目标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