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测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剪切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3412.2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9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清;曹东伟;王志斌;黄士周;邱文利;孙彦广;许忠印;夏磊;权恒友;马明晓;张少波;李荣旭;冯雷;曹佳斌;陈攀;李倩倩;王艳丽;罗立红;石磊;张莹;李海冬;高新文;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3/32;G06F1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党小林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测 大掺量胶粉 改性沥青 剪切 疲劳 寿命 计算方法 装置 | ||
1.一种预测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剪切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不同温度下平行板沥青样品的频率扫描数据,基于所述频率扫描数据和时-温等效原理得到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线粘弹特性参数;
获取所述平行板沥青样品的时间扫描数据,根据实际扫描数据,得到所述平行板沥青样品的损伤特性曲线,基于所述损伤特性曲线,得到所述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损伤特性参数;
基于不同扫描时长的线性振幅扫描数据和所述时间扫描数据,建立所述平行板沥青样品的疲劳失效准则,基于所述疲劳失效准则,得到所述疲劳失效准则的失效准则参数;
根据所述线粘弹特性参数、所述损伤特性参数和所述失效准则参数,并基于所述平行板沥青样品的本构关系,建立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所述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用于预测不同应变水平下所述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疲劳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剪切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不同温度下平行板沥青样品的频率扫描数据,包括:
在预设的不同温度下对所述平行板沥青样品进行频率扫描,频率扫描范围为0.1-100rad/s,应变水平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剪切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频率扫描数据和时-温等效原理得到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的线粘弹特性参数,包括:
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水平位移,得到代表沥青线粘弹性特征的动态剪切模量主曲线;
由所述动态剪切模量主曲线计算换算加载频率为20πrad/s时的动态剪切模量,得到所述线粘弹特性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测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剪切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动态剪切模量主曲线使用CAM方程拟合,表达式为:
其中,为沥青的玻璃态剪切模量,选取109Pa;m为主曲线第三条渐近线的斜率;k是形状参数,无量纲;fc为关于加载频率的主曲线位置拟合参数;f′为换算加载频率,f′=φT×f;其中,f为实际加载频率;φT为温度位移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测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剪切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位移因子通过WLF非线性拟合方程计算得到,所述WLF非线性拟合方程为:
其中,T为施加加载温度;T0为主曲线参考温度;D1为常数,无量纲;D2为常数,单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剪切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平行板沥青样品的时间扫描数据,包括:
对所述平行板沥青样品进行应变控制型时间扫描,获取所述时间扫描数据,应变水平范围为1%-10%;
当所述平行板沥青样品的动态剪切模量衰减至初始值的10%时停止扫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剪切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损伤特性曲线的方程由材料虚模量和损伤变量进行拟合,表达式为C为材料虚模量,S为损伤变量,C1和C2为规划求解的最佳拟合参数;
其中材料虚模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τp是任意加载周期i内的剪切应力峰值,DMR参数为动态模量比值,等于|G*|试样/|G*|0,|G*|试样为频率扫描试验得到的线粘弹性模量,为此加载周期内的虚剪切应变峰值,定义为:
γpR=γp×|G*|0
其中,γp是材料的剪切应变峰值;
损伤变量S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j代表计算损伤时选取的时间间隔,α=1/m,N是循环加载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雄安京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34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教学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持的按摩传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