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植入物的递送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82831.4 | 申请日: | 2022-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2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 发明(设计)人: | C·M·马歇尔;Y·杜;T·D·特兰;R·C·查亚柏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颖 |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植入 递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植入物的递送系统。在各种示例中,递送导管被配置为将锚定装置递送到患者心脏的自体瓣环,其中锚定装置可以更好地将假体固定在自体瓣环处。示例中的递送导管可以被配置为在锚定装置的部署期间在心室方向上偏转。本文公开了对接线圈套筒和对接线圈的示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4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3/174,712号的 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递送锚定装置(例如,支撑假体的假体对接装置) 的部署工具以及使用所述工具的方法。例如,本公开涉及具有畸形和/或功能 障碍的心脏瓣膜的置换(其中递送导管用于部署在植入部位处支撑人工心脏 瓣膜的锚定装置)以及使用递送导管植入这种锚定装置和/或人工心脏瓣膜的 方法。
背景技术
大体上参考图1A-1B,自体二尖瓣50控制从人类心脏的左心房51到左 心室52的血液流动,并且类似地,三尖瓣59控制右心房56和右心室61之 间的血液流动。二尖瓣的解剖结构与其他自体心脏瓣膜不同。二尖瓣包括由 围绕二尖瓣口的自体瓣膜组织构成的瓣环,以及从瓣环向下延伸到左心室中 的一对尖瓣或瓣叶。二尖瓣环可以形成“D”形、椭圆形或以其他方式具有长 轴和短轴的非圆形横截面形状。瓣膜的前瓣叶可以大于后瓣叶,当它们闭合 在一起时,在瓣叶的邻接自由边缘之间形成大致“C”形的边界。
当正常工作时,二尖瓣的前瓣叶54和后瓣叶53一起充当单向瓣,使血 液从左心房51流向左心室52。在左心房接收来自肺静脉的氧合血液后,左心 房的肌肉收缩并且左心室放松(也称为“心室舒张”或“舒张期”),而且 左心房中收集的含氧血液流入左心室。然后,左心房的肌肉放松并且左心室 的肌肉收缩(也称为“心室收缩”或“收缩期”),以将含氧血液移出左心 室52并通过主动脉瓣63和主动脉58到达身体的其余部分。心室收缩期间左 心室血压升高将二尖瓣的两个瓣叶推到一起,从而关闭单向二尖瓣,使得血 液无法流回左心房。为了防止或抑制两个瓣叶在该压力下脱垂并在心室收缩 期间通过二尖瓣环朝向左心房折回,称为腱索的多个纤维索62将瓣叶拴在左 心室的乳头肌上。腱索62示意性地图示在图1A的心脏横截面和图1B的二尖 瓣的俯视图二者中。
二尖瓣正常工作的问题是一类瓣膜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也会影响其 他心脏瓣膜,包括三尖瓣。瓣膜性心脏病的一种常见形式是瓣膜渗漏,也称 为反流,其可发生在各种心脏瓣膜中,既包括二尖瓣,也包括三尖瓣。当自 体二尖瓣无法正常关闭并且在心室收缩期间血液从左心室流回到左心房中 时,就会发生二尖瓣反流。二尖瓣反流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例如瓣叶脱垂、 乳头肌功能障碍、腱索问题和/或左心室扩张所导致的二尖瓣环的伸展。除了 二尖瓣反流之外,二尖瓣缩窄或狭窄是瓣膜性心脏病的另一个例子。在三尖 瓣反流中,三尖瓣无法正常关闭,并且血液从右心室流回到右心房中。
与二尖瓣和三尖瓣一样,主动脉瓣同样容易出现并发症,例如主动脉瓣 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种用于治疗主动脉心脏病的方法包括使用植入 在自体主动脉瓣内的人工瓣膜。这些人工瓣膜可以使用包括各种经导管技术 的多种技术植入。经导管心脏瓣膜(THV)可以以卷曲状态安装在柔性的和/ 或可转向的导管的末端部分上,经由与心脏相连的血管推进到心脏中的植入 部位,并且然后例如通过给其上安装了THV的球囊充气而膨胀至其功能大小。 可替代地,自膨胀THV可以以径向压缩状态保留在递送导管的鞘内,其中THV可以从鞘部署,这允许THV膨胀到其功能状态。这种递送导管和植入技 术通常更适用于在主动脉瓣处的植入或使用,但并未解决其他瓣膜的独特解 剖结构和挑战。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部分旨在提供一些示例,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 围。例如,权利要求不要求包括在发明内容部分的示例中的任何特征,除非 权利要求明确地记载了这些特征。此外,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多种方式组合。 如在本公开的别处描述的各种特征和步骤可以包括在此处总结的示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未经爱德华兹生命科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2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