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噻唑烷形成化学介导的细胞表面多功能化修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2681.7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7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毕晓宝;殷利红;叶邦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0 | 分类号: | C12N5/00;A61K47/69;A61K47/62;A61K47/6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龚如朝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唑 形成 化学 细胞 表面 多功能 修饰 方法 | ||
1.一种噻唑烷形成化学介导的细胞表面多功能化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活细胞表面引入活性醛基作为生物正交反应位点,利用其与1, 2-氨基硫醇能够发生特异缩合反应生成噻唑烷的机理,以此将携带1, 2-氨基硫醇官能团的不同功能分子以稳定共价键的形式偶联至细胞表面,从而赋予了细胞新的性质或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唑烷形成化学介导的细胞表面多功能化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噻唑烷基作为连接子linker将所述含有1,2-氨基硫醇官能团的不同功能分子锚定到活细胞表面,其中linker包含由不同化学结构的醛基与1, 2-氨基硫醇生成的、具有不同稳定性的噻唑烷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唑烷形成化学介导的细胞表面多功能化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高碘酸钠氧化唾液酸的邻二醇基生成醛基的方法,在含有唾液酸的细胞表面引入活性醛基,作为用于与1, 2-氨硫醇发生特异反应的缩合反应位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唑烷形成化学介导的细胞表面多功能化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1,2-氨基硫醇官能团的不同功能分子包括多肽、蛋白质或纳米抗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唑烷形成化学介导的细胞表面多功能化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包括Hela、THP-1、A549、MCF-7细胞、免疫细胞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和多潜能干细胞iPS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免疫细胞为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噻唑烷形成化学介导的细胞表面多功能化修饰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噻唑烷形成化学的可逆性特点,通过不同因子可以诱导噻唑烷的开环反应发生,从而将连接在细胞表面的功能分子去除或者原位释放,以此在活细胞界面上实现可控、可逆的化学修饰,所述不同因子包括pH调节剂、金属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26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