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蓝色深远海养殖线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381925.X 申请日: 2022-04-13
公开(公告)号: CN114775129B 公开(公告)日: 2023-06-06
发明(设计)人: 石建高;张文阳;王猛;王磊;刘永利;余雯雯;张春文;徐俊杰;吕昌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主分类号: D02G3/44 分类号: D02G3/44;D02G3/34;D02G3/36;D01D5/16;D01D5/088;D01F1/04;D01F1/10;D01F6/46
代理公司: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代理人: 陆懿
地址: 20009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蓝色 深远 养殖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蓝色深远海养殖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共混防污复合料制备、蓝色单丝丝束制备、蓝色深远海养殖线制备,将2‑巯基吡啶氧化铜盐粉料、光稳定剂LS770、酞青蓝颜料、盐酸盐聚六亚甲基胍接枝改性聚丙烯抗菌基料、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纳米铜粉、群青颜料、白油和聚丙烯粒料混合后搅拌均匀,经双螺杆挤出机进行2~3次挤出造粒,获得共混防污复合料,而后进行拉丝,收卷后获得浅蓝色单丝丝束,而后通过制线工艺,获得捻线结构类型或有芯编结线结构类型的蓝色深远海养殖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远海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色深远海养殖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深远海养殖最早起源于美国,它是人类通过养殖途径向海洋索取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水产养殖先进生产力的典范。我国深远海养殖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现代渔业中,深远海养殖不可或缺。深远海养殖用线简称深远海养殖线或养殖线,养殖线主要用于养殖网的编织等。养殖线的结构包括捻线和编结线两大类,编结线又包括有芯编结线和无芯编结线,等等。有芯编结线加工时,在有芯编结线面子加工的同时,需通过编织机的中心孔添加线芯。深远海的海况条件极不稳定,强风和巨浪随时可能摧毁养殖装备,为此养殖线应满足抗风浪流要求,使其在恶劣海况下不会断裂,并适合养殖鱼类生长发育与生产运营管理要求。此外,养殖线在深远海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线上会大量附着藤壶、贻贝和藻类等污损生物,一旦污损生物附着严重,就会导致线受力剧增,并且线上附着的污损生物的锋利棱角等会长期磨损或切割网绳,进一步引发“线断网破”或“绳断网破”事故,严重影响深远海养殖安全。

然而在现有技术领域,传统养殖线一般用普通纤维来加工,且结构类型为捻线结构。现有捻线结构类型的分隔线的制作需要在单丝丝束的基础上进行分丝工序。现有养殖线颜色为白色,养殖过程中鱼类因此易发生撞网问题,影响鱼类健康生长。现有技术领域,普通纤维一般以同一种原料(如聚丙烯粒料)加工生产,导致产出单丝及其后续成型养殖线的强力等综合性能低,且没有防污功能,可见,现有养殖线根本无法满足养殖鱼类健康养殖所需的网线颜色要求、抗风浪要求、防污要求及高性能要求等。因此,伴随我国深远海养殖业规模日益扩大,传统养殖线及现有养殖线的颜色、安全性、制线工艺、防污损生物附着等问题已严重制约深远海养殖业的发展,成为当前产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此外,本技术领域与纺织领域、捕捞渔具领域、淡水养殖领域、近岸养殖领域、深水网箱领域、普通网箱领域、养殖围栏领域、近海养殖领域等其他技术领域相差甚远,其他技术领域用线及单丝技术都不适用于本技术领域,难以对本领域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而且其他领域用线及单丝技术根本不能作为本领域的对照技术。由于性能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等原因,满足养殖鱼类健康养殖需求、具有防污功能的一种蓝色深远海养殖线已成为本技术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提供了一种蓝色深远海养殖线的制备方法,以满足深远海养殖鱼类行为习性要求、提高深远海养殖线的综合性能、增加深远海养殖线的防污功能、保障深远海养殖线安全与养殖鱼类生态安全,满足深远海养殖鱼类健康养殖需要,助力国家蓝色粮仓战略、双碳战略,实现深远海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蓝色深远海养殖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共混防污复合料制备

将2-巯基吡啶氧化铜盐粉料、光稳定剂LS 770、酞青蓝颜料、盐酸盐聚六亚甲基胍接枝改性聚丙烯抗菌基料、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纳米铜粉、群青颜料、白油和聚丙烯粒料混合后用搅拌机搅拌70min~90min至料都混合均匀为止,经双螺杆挤出机进行2次~3次挤出造粒,获得共混防污复合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19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