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第三方物体检测及定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81582.7 | 申请日: | 2022-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0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海;许梦真;王玉皞;何娇娇;杜晓晨;余礼苏;赵志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17/06 | 分类号: | G01S17/06;G01S5/1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彭琰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三 物体 检测 定位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第三方物体检测及定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发射参数构建每个LED发射端对应的发射信号矩阵;接收信号组合,以根据发射信号矩阵对信号组合进行检测,得到与每个LED发射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采用均值类CFAR算法对信号组合进行判别;若信号组合中存在经散射体反射的回波信号,则根据回波信号对应的检测信息求解散射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信息。本发明提出的第三方物体检测及定位方法,根据直达信号和回波信号分析出散射体的坐标,无需散射体本身具备接收信号的功能,解决了传统无线定位方式难以直接定位不具备信号接收功能的待定位目标的问题,具有定位覆盖范围广、速度快、精确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定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第三方物体检测及定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线定位是指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中,通过对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特征参数进行测量,利用测量到的无线信号数据,采用特定的算法对移动终端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估计,提供准确的终端位置信息和服务。
现有的无线定位方式通常是对待定位目标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发射端发射而来的信号进行分析,以得到待定位目标的位置,该定位方式要求待定位目标必须自身具备能够接收定位信号的能力,若待定位目标不具备接收信号的性能,则难以直接对该目标进行定位,存在较高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第三方物体检测及定位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传统的无线定位方式存在的难以直接对不具备信号接收功能的目标进行定位的问题,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第三方物体检测及定位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LED发射端的发射参数,以根据所述发射参数构建每个LED发射端对应的发射信号矩阵;
接收信号组合,以根据所述发射信号矩阵对所述信号组合进行检测,得到与每个LED发射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所述信号组合包括三维空间内所有的LED发射端发射的可见光信号;
采用均值类CFAR算法对信号组合进行判别,以判断所述信号组合中是否存在经散射体反射的回波信号;
若信号组合中存在经散射体反射的回波信号,则根据回波信号对应的检测信息求解散射体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信息。
综上,根据上述的第三方物体检测及定位方法,可见光信号一方面会直接被接收,另一方面会经过散射体反射后再被接收,根据采集到的直达可见光信号以及反射的可见光信号求解出散射体的空间位置,无需散射体具备接收检测信号的功能,解决传统的无线定位方式存在的难以直接对不具备信号接收功能的目标进行定位的问题,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具体为,首先构建每个LED发射端相关的发射信号矩阵,以根据各个发射信号矩阵对接收到的信号组合进行检测,得到与每个LED发射端对应的检测信息,而后采用均值类CFAR算法对与每个LED发射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进行区分,以判断出信号组合中是否存在回波信号,若存在,则根据回波信号对应的检测信息求解出散射体在三维空间的位置,通过采用可见光信号进行定位,具有信号传输速率快,覆盖范围广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多个LED发射端的发射参数,以根据所述发射参数构建每个LED发射端对应的发射信号矩阵的步骤包括:
获取三维空间的尺寸信息,并根据三维空间的尺寸信息获取计算出最大时延以及最大时延对应的最大时延点个数;
根据最大时延以及最大时延点个数构建每个LED发射端对应的发射信号矩阵。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信号组合,以根据所述发射信号矩阵对所述信号组合进行检测,得到与每个LED发射端分别对应的检测信息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1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