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延长茶树种质资源扦插枝条离体存活时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81541.8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8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段志芬;尚卫琼;李金龙;李慧;唐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00 | 分类号: | A01N3/00;A01H4/00;A01G2/10;A01G7/06;A01N31/02;A01N59/00;A01N47/44;A01N43/90;A01N43/36;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延长 茶树 种质 资源 扦插 枝条 存活 时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长茶树种质资源扦插枝条离体存活时间的方法,属于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种质资源收集:野外采集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保鲜处理;(2)制备外植体:将茶树枝条依次采用消毒溶液A、消毒溶液B和消毒溶液C进行浸泡消毒,得到所述外植体;(3)不定芽诱导培养:将外植体接种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不定芽;(4)种质保存培养:将不定芽接种至种质保存培养基上保存培养,每8~10个月继代一次。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降低不定芽的继代次数,达到种质资源长时间保存的目的(离体存活时间更长),为优良稀有野生茶树种质的保存与大面积推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延长茶树种质资源扦插枝条离体存活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近年来,一方面随着茶叶保健功效被消费者认知,需求量逐步增加,茶树种植面积不断加大。另一方面,茶树种质资源是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也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
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是生产力的基础资源,是物种进化、遗传学研究及植物育种的物质基础,是生物工程科技创新的核心材料,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热点课题。而茶树种质资源异地采集后,由于运输距离远、贮藏时间较长,枝条失水造成利用率、成活率较低,不仅导致茶树种质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而且无法对稀有的茶树物种进行大面积推广。而如何有效的延长茶树种资源的离体存活时间,有效保存优良种质资源,实现是茶产业持续发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延长茶树种质资源扦插枝条离体存活时间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延长茶树种质资源扦插枝条离体存活时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茶树种质资源收集:采集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保鲜处理;
(2)制备外植体:将茶树枝条依次采用消毒溶液A、消毒溶液B和消毒溶液C进行浸泡消毒,得到所述外植体;
所述消毒溶液A中为乙醇溶液;所述消毒溶液B为次氯酸钠和吐温的混合水溶液;所述消毒溶液C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羧苄青霉素、硫酸链霉素的混合水溶液;
(3)不定芽诱导培养:将外植体接种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不定芽;
(4)种质保存培养:将不定芽接种至种质保存培养基上保存培养,每8~10个月继代一次。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保鲜处理具体包括:用吸水脱脂棉包裹枝条下端,然后喷洒保鲜剂。
进一步地,所述保鲜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蔗糖2份、1-甲基环丙烯0.5份、木质素1份、金银花提取物5份、胡萝卜汁4份、芦荟提取液4份、乙醇3份、硅藻土1份。
本发明的采用的保鲜剂可以延长茶树枝条的保鲜时间,针对性强,效力持久,在保持茶树枝条活力的同时减少了对茶树枝条的毒害作用,保鲜剂中的金银花提取物不仅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作用,还能抑制茶树枝条上的有害微生物;芦荟提取液对多种病原菌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还可以降低茶树枝条营养物质的流失。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0~75%;所述消毒溶液B中次氯酸钠的体积分数为0.8~1.2%,吐温的体积分数为0.1~0.2%;所述消毒溶液C中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30~50mg/L、羧苄青霉素的浓度为20~60mg/L、硫酸链霉素的浓度为10~20mg/L。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茶树枝条在消毒溶液A的浸泡时间为15~20s,在消毒溶液B中浸泡时间为1~2min,在消毒溶液C中浸泡时间为10~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15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乒乓球训练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重症医学科护理用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