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0647.6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田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力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安申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航海***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 ||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减振支座,所述减振支座包括:固定部,固定部上端布置有第一减振结构;活动部,活动部沿水平方向导向装配在固定部上,活动部上端布置有第二减振结构;活动部和固定部具有组合状态和分离状态,组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贴合,以承接压缩机本体,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之间形成间隔;活动嵌装体,活动嵌装体用于嵌装在所述间隔内,活动嵌装体上端布置有第三减振结构,第三减振结构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加工时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提升为高压气体的从动的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实际运行中,压缩机常常会出现振动,影响其正常工作运行,转速越高,压缩机振动会越明显,严重时造成压缩机剧烈晃动、地脚螺栓松动、密封件损坏、轴承磨损失效并影响周边设备正常运行等,对设备本身和周围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尤其是对振动要求较高的压缩机,解决振动问题就尤为关键。
压缩机通常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安装在压缩机本体下侧的支座,支座中设置具有减振功能的结构,现在技术中的支座尺寸固定,能够匹配的压缩机本体固定,在加工现场需要准备较多不同型号尺寸的支座,以满足不用型号的压缩机本体的安装,且每次安装时需要耗费一定时间选用型号尺寸匹配的支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工效率,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缩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加工时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压缩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减振支座,所述减振支座包括:
固定部,固定部上端布置有第一减振结构;
活动部,活动部沿水平方向导向装配在固定部上,活动部上端布置有第二减振结构;
活动部和固定部具有组合状态和分离状态,组合状态时,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贴合,以承接压缩机本体,分离状态时,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之间形成间隔;
活动嵌装体,活动嵌装体用于嵌装在所述间隔内,以和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共同承载压缩机本体,活动嵌装体上端布置有第三减振结构,第三减振结构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压缩机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主要针对压缩机中的支座进行改进,加工时,可以根据压缩机本体的尺寸选择是否调整固定部与活动部的相对状态,若不需要,压缩机本体放置于固定部和活动部上方,由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共同承接压缩机本体,进行减振即可;当需要调整固定部与活动部的相对状态时,调整固定部与活动部的相对状态,至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之间形成间隔,而后将活动嵌装体嵌装在该间隔内,以和第一减振结构和第二减振结构共同承载压缩机本体,活动嵌装体上端布置有第三减振结构,这样在调整支座的尺寸后,仍然能够完成对压缩机本体的承载减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不需要在加工现场准备较多不同型号尺寸的支座,每次安装时,选用一个支座调整至满足使用需求的尺寸即可,提高了加工效率,省时省力;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加工时费时费力、加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内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活动部靠近或远离固定部,所述调节机构的调节方式为无级调节。调节方式分为随停随用的无级调节,也包括到某个位置才能停下的有级调节,采用无级调节的方式,更加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力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力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0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