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提效控制方法及其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80582.5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3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洁;应必业;卢艳军;陈君;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61;F24F11/80;F24F11/77;F24F11/74;F24F11/89;F24F110/10;F24F1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邓超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控制 方法 及其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制热提效控制方法、空调器制冷提效控制方法、空调器提效控制方法和空调器,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空调器制热提效控制方法包括:在空调器制热模式下获取内环温度;依据内环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以及设定温度和内环温度的差值,控制设定温度升高,其中,设定温度为用户设定的空调器目标温度。本申请通过内环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以及设定温度和内环温度的差值,控制设定温度提高或降低,从而在现有空调器不需新增零部件的情况下,就可实现空调器的制热提效,成本低,且不需要用户频繁的手动进行温度调整,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提效控制方法及其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周围事物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特别是,人们对空调房间的室内空气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对空调的期望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的制热功能上,进而对空调的制热效果、制热速度、制冷效果以及制冷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空调器设置了增加人体感应器检测人体位置、控制红外测温传感器检测人体温度等先进但高成本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制冷或制热提效,但是,由于该方案成本较高,用户体验不佳,感知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空调器制冷、制热提效方案成本高,用户体验不佳,感知效果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提效控制方法和空调器,其能够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实现制冷提效和制热提效,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和提升用户体验以及感知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制热提效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空调器制热模式下获取内环温度;
依据内环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以及所述设定温度和内环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设定温度升高,其中,所述设定温度为用户设定的空调器运行温度。
本申请通过内环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以及设定温度和内环温度的差值,控制设定温度提高从而在现有空调器不需新增零部件的情况下,就可实现空调器的制热提效,成本低,且提升设定温度可以更好的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效果,从而可以提升在制热模式下的感知效果,不需要用户频繁的手动进行温度调整,可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依据所述内环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以及设定温度与内环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设定温度升高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内环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制热预设温度,且所述设定温度与所述内环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设定温度增加第一预设值。
本申请通过将设定温度与内环温度的差值和第一预设阈值对比,从而可以得到室内环境温度未达到用户设定的温度,从而通过对现有的设定温度增加第一预设值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制热效率,使得空调器能够快速的达到用户设定的温度,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依据所述内环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以及设定温度与内环温度的差值,控制所述设定温度升高的步骤还包括:
若所述内环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制热预设温度,且所述设定温度与所述内环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行以下三项控制动作中的至少一者;
控制辅热装置;
控制导风门动作以使出风量最大;
控制风档升高,且所述风档最高为强力风档。
本申请通过在内环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制热预设温度的范围下,利用设定温度与内环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还通过开启辅热和调节导风门开度和调节风档均可以提升空调器的制热性能,从而可以让用户的感知更明显和内环温度能够快速的达到用户设定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05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