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77601.9 | 申请日: | 2022-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9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富强;龚思源;董辰龙;周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58;H01M10/0525;H01M10/054;H01M10/39;H01G11/24;H01G1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池负极的双金属硫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高比容量的金属锗或硅在高稳定金属-硫链骨架中进行原子级分散,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及大倍率特性,其特征在于:
(1)双金属硫基负极材料化学式可以表示为AMS3,其中A包括锗、硅的一种或多种,M包括Ti,Zr,V,Nb的一种或多种,由高导电高稳定的MS3链骨架和A-S弱键形成链状空旷晶体结构,利于钠离子快速脱嵌;
(2)金属锗或硅原子级分散到刚性MS3链骨架中能够有效避免硅、锗团聚和电化学过程中的膨胀效应,进而提高负极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金属硫基材料,其特征在于,尺寸为5纳米至100微米,形状为颗粒状、片状、棒状或三维多孔状。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双金属硫基材料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1)双金属硫基材料前驱体合成:将特定比例的金属A、金属M、硫用相应混合方法混合均匀,干燥获得前驱体材料。
(2)双金属硫基材料的制备:将(1)中得到的前驱体材料置于惰性氛围或真空环境中,进行热处理,得到双金属硫基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硫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A和金属M的总和与硫的摩尔比在1∶1~1∶3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硫基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混合方式包括研磨、球磨、棒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硫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热处理温度为400~900℃,处理时间为0.5~24h。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硫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热处理的升温过程中,升温速度为3~20℃/min。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硫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惰性气氛包括氦气、氩气、氮气中的一种,或上述气体的混合气。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硫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真空环境中压强为5×10-5Pa~1kPa。
10.一种双金属硫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添加剂、粘结剂和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双金属硫基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双金属硫基材料和双金属硫基负极材料的应用,包括钠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钠硫电池、超级电容器和光电转换器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76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训练器及其阀头拆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五金件的连续冲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