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测量轴温的真空泵及其加工、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6758.X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7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魏民;王洪帅;雷晓宏;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3/02 | 分类号: | F04C23/02;F04C25/02;F04C29/00;F04C27/00;F04B51/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0 | 代理人: | 焦丽雅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量 真空泵 及其 加工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测量轴温的真空泵及其加工、测量方法,所述真空泵包括电机组件、齿轮箱组件、泵体组件、高压侧轴承板、低压侧轴承板、上腔体、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上从低压侧向高压侧依次设有第一温度测量孔、第二温度测量孔、第三温度测量孔、第四温度测量孔、第五温度测量孔、第六温度测量孔,其中分别设置低压侧转子金属堵块、2级转子金属堵块、3级转子金属堵块、4级转子金属堵块、5级转子金属堵块、高压侧转子金属堵块,上述各个转子金属堵块均套设有氟橡胶密封圈。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轴温以及工作间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测量轴温的真空泵及其加工、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泵行业是国民工业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其广泛应用于国防科工、钢铁行业、镀膜、微电子信息、半导体、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行业。其中,容积式真空泵作为应用广泛地品类,有着真空度低,工艺友好,效率高,性能稳定,噪音低,故障率低等优点。其基本工作原理都是对气体分子的搬运和压缩,从进气直至排出。间隙作为真空泵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间隙过大会导致搬运效率降低;间隙不足,则会导致卡泵。并且,真空泵工作温度远超常温,转子的温度会更高一些,工作间隙和设计间隙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真空泵的开发和设计迭代过程中,如何控制热机状态下的间隙,至关重要,而控制间隙的前提条件是确切掌握泵组的工作温度,根据材料热膨胀系数和工作温度,计算和试验得出实际的工作间隙,通过迭代得到最优间隙范围。
现有技术CN213205976U,公开了一种真空泵,具有根据泵温识别工况的结构,在所述真空泵上设有泵温传感器,泵温传感器包括泵体传感器、电机传感器、轴承传感器和泵油传感器,在靠近真空泵的环境空间内设有环境温度传感器,泵温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均连接在控制器上,控制器根据泵温传感器和环境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息进行实时比对,控制器再根据比对结果实时控制真空泵的运行状态。但是现有技术借助轴承传感器测量温度,会改变泵体内部构造,且测量温度存在误差,并且现有技术无法测量真空泵的工作间隙。
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如何提供一种可快速测量轴温的真空泵,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轴温以及工作间隙,成为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测量轴温的真空泵及其加工、测量方法,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测量轴温的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为多级爪式真空泵,包括电机组件、齿轮箱组件、泵体组件、高压侧轴承板、低压侧轴承板、上腔体、下腔体;
所述上腔体上从低压侧向高压侧依次设有第一温度测量孔、第二温度测量孔、第三温度测量孔、第四温度测量孔、第五温度测量孔、第六温度测量孔;
所述第一温度测量孔、第二温度测量孔、第三温度测量孔、第四温度测量孔、第五温度测量孔、第六温度测量孔均为穿过所述上腔体的圆形通孔,且各个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该直线与所述高压侧轴承板、低压侧轴承板各自所在的平面均垂直;
所述第一温度测量孔、第二温度测量孔、第三温度测量孔、第四温度测量孔、第五温度测量孔、第六温度测量孔中分别设置低压侧转子金属堵块、2级转子金属堵块、3级转子金属堵块、4级转子金属堵块、5级转子金属堵块、高压侧转子金属堵块,上述各个转子金属堵块均套设有氟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上腔体与下腔体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齿轮箱组件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组件与所述高压侧轴承板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泵体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高压轴承板、低压轴承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通嘉宏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67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