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式集热器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75570.3 | 申请日: | 2022-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栾海峰;杨志丹;邵帅;杨亚枢;白志成;王南飞;韩双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S20/20 | 分类号: | F24S20/20;F24S23/74;F24S50/20;F24S50/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汇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94 | 代理人: | 董涛 |
| 地址: | 851400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槽式集热器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槽式集热器控制方法,所述槽式集热器包括集热管和可转动的反光镜,所述集热管内有流动的导热介质,所述反光镜将接收的太阳光汇聚到所述集热管,以将光能转化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导热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集热管内所述导热介质的温度信息以及所述反光镜的逐日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逐日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反光镜的偏焦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集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逐日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反光镜的偏焦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反光镜的集热率;
根据所述集热率确定偏焦角度;
根据所述偏焦角度和所述逐日位置信息得到所述偏焦位置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式集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信息包括所述集热管出口处的所述导热介质的出口温度、以及所述集热管出口处的所述导热介质的预设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逐日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反光镜的偏焦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出口温度和所述预设温度得到温度比率;
根据所述温度比率确定所述反光镜的所述集热率;
根据所述集热率确定所述偏焦角度;
根据所述偏焦角度和所述逐日位置信息得到所述偏焦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槽式集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出口温度和所述预设温度得到温度比率步骤前,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
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测量所述集热管出口处的所述导热介质的出口温度;
若所述出口温度在所述预设时间内保持不变,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出口温度和所述预设温度得到温度比率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槽式集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信息包括所述集热管入口处的所述导热介质的初始温度、以及所述集热管出口处的所述导热介质的预设温度;所述根据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逐日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反光镜的偏焦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温度以及所述预设温度得到所述导热介质获得的第一热量;
获取反光镜在逐日位置时所述集热管能接收到的第二热量;
根据所述第一热量和所述第二热量得到热量比值;
根据所述热量比值确定所述反光镜的集热率;
根据所述集热率确定偏焦角度;
根据偏焦角度和所述逐日位置信息得到所述偏焦位置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槽式集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集热管在逐日位置能接收到的第二热量,包括:
获取天气信息以及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天气信息以及所述时间信息得到光照信息;
根据所述光照信息确认反光镜在逐日位置时所述集热管能接收到的所述第二热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式集热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集热管内所述导热介质的温度信息以及所述反光镜的逐日位置信息,包括:
获取时间信息和所述集热器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所述集热器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逐日位置信息。
8.一种槽式集热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获取集热管内导热介质的温度信息以及反光镜的逐日位置信息;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信息以及所述逐日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反光镜的偏焦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槽式集热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和第一计算模块;
所述第一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所述反光镜的集热率;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集热率确定偏焦角度;
第一计算模块,根据所述偏焦角度和所述逐日位置信息得到所述偏焦位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槽式集热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子获取模块以及第二计算模块;
所述第一子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时间信息和所述集热器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所述集热器的位置信息得到所述逐日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557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篡改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弱监督学习引导的协同显著性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