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型噬菌藻床污水深度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1046.9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0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殷伟庆;郭蕾;秦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0;C10L1/02;C12M1/02;C12M1/00;C12P7/649;C02F101/10;C02F101/16;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刘璐璐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型噬菌藻床 污水 深度 净化 装置 | ||
1.一种螺旋型噬菌藻床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套筒(2),所述支撑套筒(2)端面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藻水分离器(3),所述藻水分离器(3)内部的驱动轴贯穿支撑套筒(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U型支架(4),所述U型支架(4)内部相对的侧壁上连接有清洗刷(5),所述清洗刷(5)的内部对应设置有微孔透水网(6),所述微孔透水网(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净水排放管(7),所述净水排放管(7)的一端贯穿支撑套筒(2),并且延伸至支撑套筒(2)的外部连接有净水排放控制阀(8),所述微孔透水网(6)的一侧并且位于支撑套筒(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浓藻水回流管(9),所述浓藻水回流管(9)的另一端连接在噬菌藻床流动管(10)上,所述噬菌藻床流动管(10)环绕套接在支撑套筒(2)的外壁,所述噬菌藻床流动管(10)的一端沿着至净水排放管(7)的上方固定连接在支撑套筒(2)的壳体上,噬菌藻床流动管(10)的另一端通过废水控制阀(11)连接有废水进水管(12),所述浓藻水回流管(9)上连接有浓藻水控制阀(13),所述浓藻水控制阀(13)的上方并且位于浓藻水回流管(9)上连接有排藻管道(14),所述排藻管道(14)上固定设置有排藻控制阀(15),所述支撑套筒(2)的内壁并且位于净水排放管(7)的下方固定套接有隔水层(16),所述隔水层(16)的下方固定设置有高效电热管(17),所述高效电热管(17)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高效电热管(17)的底部连接有电源接线(18);所述支撑套筒(2)采用透光性能佳、耐高温的玻璃或者亚克力制造而成,所述高效电热管(17)能够为噬菌藻床流动管(10)提供光能和热能,提高噬菌藻在管道内部光合作用下效率;噬菌藻光合作用完成后,打开净水排放控制阀(8)、浓藻水控制阀(13)和排藻控制阀(15),此时废水控制阀(11)处于关闭状态,与此同时,控制藻水分离器(3)旋转,藻水分离器(3)旋转刮除微孔透水网(6)的外壁上的噬菌藻,利用微孔透水网(6)过滤,对噬菌藻和光合作用后的水进行固液分离,依次将噬菌藻和净化后的水排除;所述噬菌藻床流动管(10)为螺旋结构固定套接在支撑套筒(2)的外壁上,其中噬菌藻床流动管(10)的一端与支撑套筒(2)内腔为连通结构,所述噬菌藻床流动管(10)的外壁通过固定支架(19)连接在底座(1)的端面上;所述藻水分离器(3)的驱动轴与支撑套筒(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微孔透水网(6)为筒型结构,并且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造而成,其中清洗刷(5)上的刷毛与微孔透水网(6)的外壁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型噬菌藻床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接线(18)的一端延伸至支撑套筒(2)的外部电性连接在电源控制器上,其中电源控制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在藻水分离器(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型噬菌藻床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藻水回流管(9)与排藻管道(14)为连通结构,所述浓藻水回流管(9)与噬菌藻床流动管(10)为连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型噬菌藻床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藻水回流管(9)的一端延伸至隔水层(16)与支撑套筒(2)为连通结构,所述隔水层(16)与支撑套筒(2)的内壁之间经过防水密封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型噬菌藻床污水深度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藻水回流管(9)采用透光性能佳、耐高温的玻璃或者亚克力制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未经江苏省镇江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10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