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品质山栏稻的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1033.1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唐清杰;王惠艰;严小微;唐力琼;王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B79/02;A01C1/00;A01C1/06;A01C7/00;A01C21/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美燕 |
地址: | 5701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质 山栏稻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品质山栏稻的高产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品种:山栏稻感光品种或感温品种;(2)选地、整地:土地翻耕,晒田,耙细;(3)播前晒种和包衣处理;(4)播种:采用干种子、干土壤、干肥料播种;盖土深度不能超过3cm;(5)施肥、管理:施入底肥;三叶一心期时施入分蘖肥;分蘖肥施用后,再分别喷施调环酸钙和水杨酸;(6)除草;(7)病虫害防控。该方法既能有效提高山栏稻产量,又能改善山栏稻的外观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山栏稻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品质山栏稻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山栏稻(山兰稻)是海南特有的陆稻品种,主要培植于海南黎族地区,是黎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山栏稻具有耐热、抗病、抗虫及良好的生态适应性,但相对于其他常规稻种,山栏稻多数品种表现为分蘖少,高秆、株型不良,外观品质不佳,产量不高等缺点。杨国峰等检测了17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稻米品质,结果显示在供测的山栏稻品种中,只有黑尾品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达到了2级优质籼稻谷的指标,其他品种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为47~99%和11~41%,显著高于优质稻谷的指标。蔡开炯等对海南特有地方陆稻品种山栏陆1号的研究显示,该品种产量为5017.5kg/hm2,出糙率87.3%,精米率77.4%,整精米率63.5%,垩白粒率33.2%,垩白度6.0%,透明度3级,碱消值3.1级,直链淀粉含量18.0%,胶稠度46mm,粒长8.4mm,长宽比2.5。
由于山栏稻品种产量低、品质不佳,不利于商业化开发,严重限制了山栏稻生产和发展。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是提高山栏稻产量及外观品质的主要方向。但目前山栏稻的品种选育工作进展缓慢,相对高产的山栏陆1号产量也仅为300kg/亩左右,该产量仍然偏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山栏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方面,相关的研究也较少。目前也没有发现有关于提高山栏稻外观品质的相关栽培技术。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本申请提出一种山栏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方法。
本发明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种高品质山栏稻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山栏稻感光品种或感温品种;
(2)选地、整地:土地翻耕,晒田,耙细;
(3)播前晒种和包衣处理;
(4)播种:采用干种子、干土壤、干肥料播种;
(5)施肥、管理:施入底肥;三叶一心期时施入分蘖肥;分蘖肥施用后,再分别喷施调环酸钙和水杨酸;
(6)除草;
(7)病虫害防控。
优选的,底肥中包括钙镁磷肥。
优选的,钙镁磷肥的施用量为每亩10~30kg。
优选的,分蘖肥施用2~4d后喷施调环酸钙。
优选的,分蘖肥施用20~25d后喷施水杨酸。
优选的,调环酸钙的用量为每亩2~3g。
优选的,水杨酸的浓度为50~150mg·L-1。
优选的,所述的山栏稻的品种为山栏陆1号。
优选的,步骤(6)为:播种后出苗前,在土壤湿润时,每亩用150-160ml丁草胺作芽前除草;一周后再用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杂草在3-4叶期时用苄·二氯可湿性粉剂,喷药20天后,每亩用30-35g二氯喹啉酸均匀喷雾除草。
总结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未经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1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