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8921.8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1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广煜;孙万龙;卢星君;王斌;杨朋岳;高尧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吴佳佳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黑水 自动 立体化 养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自动上料车、承重小车、可移动养殖池、多通道输料管、输料管、牵引搬运装置和卸料翻转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车滚动连接设于轨道上,所述承重小车滚动连接设于轨道上,所述可移动养殖池设于承重小车上,所述多通道输料管设于自动上料车上且设于自动上料车内,所述输料管设于多通道输料管上且设于可移动养殖池的上方,所述牵引搬运装置设于轨道的一端,所述卸料翻转装置固定在轨道末端的一侧。本发明属于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黑水虻的养殖规模稍大的基本采用平面池养的模式,但在养殖实践中也发现了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占地面积大,养殖过程产生大量恶臭气体污染周边环境,人工操作,用工多且劳动强度大,无法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效率低、人工成本高,难以实现大规模、产业化推广普及,因此,自动化立体养殖方向的技术和设备研究成为行业发展方向。
在自动化立体养殖系统发展方面,现有将黑水虻养殖由平面池养殖模式扩展为立体养殖的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单次投料码垛,会导致物料在一个养殖周期内堆积,使有机废弃物处理不完全,黑水虻生长状况较差,存在低效的问题,且单次投料处理效率不高,运营流程较为低效的问题,至于起到一些实现全程自动化、用工少、劳动强度低的养殖装置,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现有的移动式养殖设备,一般采用是养殖设备移动,投料设备固定,优点在于操作灵活,出料环节会比较彻底,缺点投料环节相对比较繁琐,往往是整个处理期只投喂一次料,并且采用自动化的设备相对来讲造价较高,稳定性不高,一旦有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体将陷入瘫痪。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更好推动黑水虻养殖产业的发展,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系统,来大幅度提高黑水虻养殖效率、降低养殖人工投入和养殖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投料设备固定、投料环节相对比较繁琐的问题,具体是一种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系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发明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系统,包括轨道、自动上料车、承重小车、可移动养殖池、多通道输料管、输料管、牵引搬运装置和卸料翻转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车滚动连接设于轨道上,所述承重小车滚动连接设于轨道上,所述可移动养殖池设于承重小车上,所述多通道输料管设于自动上料车上且设于自动上料车内,所述输料管设于多通道输料管上且设于可移动养殖池的上方,所述牵引搬运装置设于轨道的一端,所述卸料翻转装置固定在轨道末端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搬运装置设于轨道和卸料翻转装置之间,所述自动上料车与承重小车呈间隔排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养殖池与自动上料车呈平行设置,所述牵引搬运装置与轨道呈垂直设置,所述卸料翻转装置与牵引搬运装置呈平行设置。
更好地,所述可移动养殖池呈多层结构设置,所述牵引搬运装置通过在轨移动可调整位置到不同列的可移动养殖池处。
其中,所述多通道输料管的数量与可移动养殖池的数量一致,所述多通道输料管与可移动养殖池呈间隔排列设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可移动养殖池底部采用的玻璃钢网格材质设置,所述玻璃钢网格材质上方设有80目的尼龙网纱,所述玻璃钢网格材质具有形变低、透气性好的特性。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投料设备固定、投料环节相对比较繁琐的问题,具体是一种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黑水虻自动立体化养殖系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万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8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