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及回收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734.2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4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华;关国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熠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潘敏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回收 装置 处理 工艺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架,放置架的顶部悬置有浸泡、旋转一体的放置桶,所述放置桶的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旋转座,该旋转座枢接于放置桶,并通过一连接于放置架底部的电机驱动旋转,所述放置桶内设有周向布置有多个电池夹持构件,并通过拉动构件完成对电池的夹持以及刺破作业,所述放置桶的上侧设置有机溶剂的灌入点位,下方设置出液点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夹持构件包括了支撑板,支撑板固定于放置桶内壁的底部,其远离放置桶中心的一端连接有夹头一,相对外侧设有独立布置的夹头二,其中夹头一的尺寸大于夹头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二内侧间隔布置有多个穿刺针,在拉动构件的作用下朝向夹头一移动过程中能够逐步将电池穿破/破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二底部连接有滑块,相应的在所述放置桶内壁的底部径向开设有限位滑槽,使得夹头二的移动方向始终为沿着径向方向,所述限位滑槽内壁处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构件包括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夹头二的内侧端,在支撑板的两侧设有凸起,且凸起内开设有L形具有弧度的孔位,所述钢丝绳依次贯穿夹头一、凸起上的孔位并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连接有呈环形的升降块,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于升降块相应底端位置,其中升降块通过电动推杆带动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桶的中心位置具有通孔,通孔的底部相通有导管,所述灌入点位包括通孔上方连通的导柱,所述导柱上周向间隔布设有多个导液槽,且该导柱与周向布置的支撑板均相连以得到支撑;所述导柱的上侧活动嵌合有中空的升降柱,升降柱通过连接杆与外围的升降块相连以随之上、下移动;所述升降柱的上方设有储液架,其一侧通有用于泵入有机溶剂的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顶部的周向开设有连通中部的通槽,储液架底端正对升降柱位置设有通口一,该通口一通过复位盖密封,所述复位盖的周向连接有复位弹簧,在升降柱上移过程中,通过钢丝绳带动夹头二穿透破碎电池,同时升降柱向上顶起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桶上设有盖板,储液架以及驱动升降柱上、下移动的电动推杆均固定在盖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点位包括在旋转座的外周套有轴座,位于所述轴座包绕处的旋转座一侧开设有通口二,轴座的一侧连通有出液管,所述放置架上固设有集液架,出液管的另一端连通至集液架,出液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回收装置的回收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填充满有机溶剂(20-40℃)的容器环境中,使用穿刺针同时穿透破碎多个周向布置的电池;。
S2、回收电池流出的电解液部分,同时采用离心的方式将电池上残留的有机溶剂以及电解液进一步甩出;
S3、再次灌入有机溶剂后缓慢旋转放置桶,最终将溶剂向下进一步排泄;
S4、最后通过减压蒸馏的方式分离有机溶剂,同时获得浓缩后的电解液的浓缩滤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熠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熠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7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