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纤设备及开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121.9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7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明;姚慧;方俊;佴文川;马哲;王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5/08 | 分类号: | D06B5/08;D06B1/02;D06B23/20;D06B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韩闪闪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纤设备,用于对纤维织物进行开纤处理,包括:喷液装置、织物输送装置和吸液装置。织物输送装置用于将纤维织物输送至喷液装置处,以使得喷液装置由纤维织物的第一侧向纤维织物喷液,吸液装置用于从纤维织物的第二侧提供吸力,以吸收由喷液装置喷出并穿过纤维织物的液体。本发明的开纤设备可以提高纤维织物两面开纤的均匀性,改善树脂在纤维织物内部的渗透能力,加强了纤维织物与树脂之间的结合性能,提升了纤维织物产品的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纤设备及开纤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织物是电子通讯、智能家居和汽车制造等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例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玻璃纤维织物与树脂结合,形成支撑板固化片材料再与铜箔材料复合制成覆铜板,经过刻蚀等工艺后制成电路板。其中,树脂与玻璃纤维织物的结合性能的效果会直接影响电路板的质量。因此,为了提升树脂与玻璃纤维织物的结合性能,需要将玻璃纤维织物的布面打散,以提高树脂的渗透能力、渗透速度以及渗透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树脂与玻璃纤维织物之间的结合强度。然而,现有对玻璃纤维织物的布面打散处理方式仅是对玻璃纤维织物单面进行打散处理,且该处理方式可能会由于动能不足或其他原因而导致打散操作不充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纤设备及开纤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纤设备,用于对纤维织物进行开纤处理,包括;喷液装置、织物输送装置和吸液装置。其中,织物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纤维织物输送至所述喷液装置处,以使得所述喷液装置由所述纤维织物的第一侧向所述纤维织物喷液;
吸液装置用于从所述纤维织物的第二侧提供吸力,以吸收由所述喷液装置喷出并穿过所述纤维织物的液体。
其中,所述吸液装置包括:
吸液结构,所述吸液结构上设置有吸液槽,所述吸液槽与所述喷液装置位置对应;
存液腔,与所述吸液槽连通;
负压产生部,与所述存液腔连通,用于在所述吸液槽处产生负压。
其中,所述吸液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将所述吸液装置吸收的流体进行气液分离。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和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用于在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液位低于预设液位时向所述气液分离器中补充液体。
其中,所述吸液装置与所述喷液装置之间设置有连接管,以将所述吸液装置吸收的液体经所述连接管供给所述喷液装置,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液体驱动装置和/或过滤装置。
其中,所述喷液装置包括液体输送通道,所述液体输送通道沿所述纤维织物的输送方向延伸,所述液体输送通道的侧壁上开设至少一排喷液口,每排喷液口包括多个沿所述纤维织物的输送方向间隔排布的喷液口,各所述喷液口均与所述液体输送通道连通。
其中,每排喷液口对应设置一个所述吸液装置的吸液槽,所述吸液槽的长度大于对应排喷液口的长度,所述吸液槽的宽度大于对应排喷液口的宽度。
其中,所述织物输送装置包括:
承载部,用于承载所述纤维织物,所述承载部呈网状结构并位于所述喷液装置和所述吸液装置之间;
第一输送辊,用于输送所述承载部。
其中,所述织物输送装置包括:
第二输送辊,用于将纤维织物输送至与所述承载部对应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开纤方法,用于对纤维织物进行开纤处理,所述开纤方法包括:
将所述纤维织物输送至喷液装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