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型热熔渣气化锅炉热量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1082.7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毛宇轩;孙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如松冶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4 | 分类号: | F22B1/04;F22B33/1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型热熔渣 气化 锅炉 热量 回收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型热熔渣气化锅炉热量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涉及节能及废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该环型热熔渣气化锅炉热量回收系统,包括环形底盘,所述环形底盘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内轨道和外轨道,所述内轨道和外轨道均为环形轨道,且外轨道套设于内轨道的外侧,所述内轨道的中心位置上方设置有气包、旋转接头及高温出气管。该环型热熔渣气化锅炉热量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加水换热的方式回收热熔渣的高温能源,同时在刮料板和换热单元的圆周运动下实现热熔渣的可持续添加,节约了目前喷水降温处理工艺所使用的水资源,同时还回收了热熔渣中的高温热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及废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型热熔渣气化锅炉热量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不锈钢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不锈钢的产量不断提高,不锈钢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镍铁,镍铁生产用矿热炉大量投入使用,对红土矿进行矿热炉高温加热操作,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熔渣,平均每个矿热炉工作时每天产生约500吨的热熔渣,热熔渣的初始温度为1500-1600℃,现有技术中,采用喷水处理的方式将熔渣的温度降低,从而继续进行下一工艺。
现有技术中,直接将生产出来的热熔渣进行喷水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无法很好的将热熔渣中的大量热能进行回收,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热熔渣进行热能回收。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型热熔渣气化锅炉热量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接将生产出来的热熔渣进行喷水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无法很好的将热熔渣的热能进行回收,现有技术中,虽存在吸收热熔渣热量的装置,但在高温热熔渣的影响下使用寿命过低,且制造维护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型热熔渣气化锅炉热量回收系统,包括环形底盘,所述环形底盘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内轨道和外轨道,所述内轨道和外轨道均为环形轨道,且外轨道套设于内轨道的外侧,所述内轨道的中心位置上方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表面设置有气包,所述气包内设置有气液分离器,所述环形底盘的上方且位于内轨道和外轨道之间设置有换热单元,所述环形底盘上设置有刮料板,所述换热单元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框架,且连接框架及刮料板均固定于环形底盘上;
所述换热单元包括多个扇形高温气化器和平面旋转支承,所述平面旋转支承可相对于环形底盘旋转,所有的扇形高温气化器拼接成一个环形,所述扇形高温气化器远离平面旋转支承一侧的下方连通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远离扇形高温气化器的一端与气包连通,所述扇形高温气化器靠近平面旋转支承的一侧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远离扇形高温气化器的一端与气包连通,所述扇形高温气化器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移动轮设置于内轨道和外轨道上;
所述平面旋转支承的底部中间位置贯穿设置有入水总管,所述入水总管通过旋转接头连通有接入管,所述接入管远离入水总管的一端与气包连通,所述出气管设置于平面旋转支承的顶部,所述出气管通过过渡管与气包连通。
一种环型热熔渣气化锅炉热量回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环型热熔渣气化锅炉热量回收系统,具体操作如下:
将入水总管的底端与水源接通,将出气管的顶端与外设设备的蒸汽输入端连通,用于发电或提供热蒸汽,以此完成连接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如松冶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市如松冶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1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