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砸安全舱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9308.X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6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廖金军;刘金书;尹冰;孔明慧;李振明;孟崇崇;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98;E04H9/02;B01D46/10;B01D46/88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邹琦;张勇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砸安全舱,包括舱顶和与所述舱顶连接的舱体;所述舱顶包括舱顶护罩、舱顶吸能层和舱顶保护层;所述舱顶吸能层设置于所述舱顶保护层上方;所述舱顶护罩覆盖于所述舱顶吸能层和舱顶保护层外部。本发明中的舱顶吸能层设置于舱顶保护层上方,当防砸安全舱上方有重物坠落时,先击中舱顶吸能层,使舱顶吸能层吸收冲击能后发生变形,进一步对重物实现缓冲、减速,而舱顶保护层则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抗重物坠落带来的冲击能,实现对舱内空间的保护,保证舱体的完整性;舱顶护罩覆盖于舱顶吸能层和舱顶保护层外部,使三者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舱顶的结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砸安全舱。
背景技术
由于竖井具有断面小、深度大等特点;当需要从地面往竖井底部起吊运进或者从竖井底部往地面起吊运出施工设备、施工物料时,由于竖井内部无开阔的躲避场所,为防止施工设备、施工物料在起吊过程中出现意外坠落,给井底工作人员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现有做法通常是提前通知井底工作人员安全撤离至地面后再进行起吊工作,这给井底工作人员带来诸多不便,也浪费非常多的时间,导致工作效率较低。
通常竖井起吊的施工设备、施工物料重量都在几百千克至数吨,竖井深度一般在百米左右,大重量的物体从高处坠落砸向地面的冲击力非常惊人,例如1吨的物体从60米高空坠落到地面产生的瞬时冲击力可以达到约200吨,如果重物尖锐部分着地造成的损伤更大。现有矿井和煤矿用的安全舱和救生舱的舱顶不具备抵御瞬时几百吨的冲击力并保证舱体内人员安全的性能,更不具备重物尖角部分砸向舱顶时保证舱体的完整性的功能。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防砸安全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砸安全舱,以解决现有安全舱结构无法承受较大冲击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砸安全舱,包括舱顶和与所述舱顶连接的舱体;所述舱顶包括舱顶护罩、舱顶吸能层和舱顶保护层;所述舱顶吸能层设置于所述舱顶保护层上方;所述舱顶护罩覆盖于所述舱顶吸能层和舱顶保护层外部。
优选的,所述舱顶吸能层和舱顶保护层均包括防护罩总成和设置于防护罩总成内部的吸能材料;
所述防护罩总成包括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所述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之间设有支撑骨架;
所述防护罩总成还包括与内防护罩、外防护罩和支撑骨架连接的底板;所述内防护罩与底板之间形成用于填充吸能材料的腔体。
优选的,所述舱顶保护层还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至少一层加强层,所述加强层贯穿所述吸能材料设置;所述加强层包括多根平行设置的加强管;相邻加强层之间的加强管的轴线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舱顶保护层的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上均设有用于插入加强管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舱顶、舱顶护罩、舱顶吸能层和舱顶保护层均为棱台结构;所述舱顶护罩的材质为橡胶材料。
优选的,所述舱体包括由内向外设置的内舱体、舱体骨架和外舱体;所述内舱体、舱体骨架和外舱体上均设有用于安装舱门的出入口。
优选的,所述舱门上设有观察窗和门锁。
优选的,所述舱体侧壁上设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贯穿内舱体和外舱体设置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均设有过滤组件。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滤网和安装环;所述通风管两端设有与安装环相匹配的限位台阶;所述安装环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内环和外环。
优选的,所述舱体内壁铺设有隔音材料;所述舱体内部还设有应急物资;所述舱体外壁上设有吊耳,用于实现防砸安全舱在竖井内的吊运。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93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