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压力影响会自动关闭的阀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58769.5 | 申请日: | 202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蕾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蕾蕾 |
| 主分类号: | F16K1/36 | 分类号: | F16K1/36;F16K1/42;F16K1/32;F16K27/02;F16K31/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压 影响 自动 关闭 阀门 | ||
1.一种受压力影响会自动关闭的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1),一端为进液端(111),另一端为出液端(112);
阀座(12),设置在所述阀体(11)的内腔中;
阀芯(13),设置在所述阀体(11)的内腔中,用于与所述阀座(12)抵触以阻断所述阀体(11)的进液端(111)和出液端(112)的连通;
弹性件(14),直接或间接对阀芯(13)赋予作用力,驱使阀芯(13)与阀座(12)保持间距;
气动机构(15),所述气动机构(15)包括缸筒(151)、活塞(152)、活塞杆(153)以及管体(154);所述缸筒(151)设置在所述阀体(11)的内腔中,缸筒(151)轴向方向上的一端被封闭,为第一端(151a);所述活塞(152)设置在缸筒(151)内,活塞(152)通过密封圈(152a)与缸筒(151)的内腔密封贴合;所述活塞杆(153)沿所述缸筒(151)的轴向布置,活塞杆(153)的一端与所述活塞(15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阀芯(13)相连;所述管体(154)的一端与所述缸筒(151)的内腔连通,且连通处位于所述活塞(152)与所述缸筒(151)的第一端(151a)之间,管体(154)的另一端为有敞口(154a)且位于所述阀体(11)之外;
并且,当所述活塞(152)与所述缸筒(151)第一端(151a)之间的气压增大时,该气压对所述活塞(152)赋予的作用力会使活塞(152)将所述阀芯(13)向靠近所述阀座(12)的一侧拉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压力影响会自动关闭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1)的进液端(111)设置有一段第一螺纹(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压力影响会自动关闭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54)远离缸筒(151)的一端设置有一段第二螺纹(154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压力影响会自动关闭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3)在靠近阀座(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1),所述第二密封圈(131)用于在阀芯(13)与阀座(12)相抵触时对两者的间隙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压力影响会自动关闭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51)轴向方向上的另一端为第二端(151b),第二端(151b)也被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受压力影响会自动关闭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14)为压簧,其设置在所述缸筒(151)的内腔中,且一端与所述活塞(152)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缸筒(151)的第二端(151b)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受压力影响会自动关闭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53)轴向贯穿所述缸筒(151)的第一端(151a),且在贯穿处由设置在第一端(151a)上的密封环(151c)实现可活动的密封连接。
8.一种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本体(2)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受压力影响会自动关闭的阀门(1);
其中,所述的阀门(1)布置在所述容器本体(2)的顶部,阀门(1)的管体(154)的所述敞口(154a)延伸至容器本体(2)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或者阀门(1)的管体(154)的下方衔接有延伸管(3),该延伸管(3)延伸至容器本体(2)内靠近底部的位置。
9.一种池子,用于蓄积液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受压力影响会自动关闭的阀门;
其中,所述的阀门布置在所述池体的顶部,阀门的管体的所述敞口延伸至池体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或者阀门的管体的下方衔接有延伸管,该延伸管延伸至池体内靠近底部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蕾蕾,未经陈蕾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87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掺杂型硅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 下一篇:一种含止水带的墙体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