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门尼粘度测试电子辐照胎体帘布预交联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7906.3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黄大业;张建军;陈波宇;于博文;王丹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潮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14 | 分类号: | G01N11/14;B29C3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恒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8 | 代理人: | 王从友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粘度 测试 电子 辐照 帘布 预交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属于轮胎生产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电子辐照胎体帘布预交联的方法和设备。一种基于门尼粘度测试电子辐照胎体帘布预交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覆胶后的胎体帘布进行帘线与胶料的分离,取正、反两侧胶料;2)分别对正、反两侧胶料进行门尼粘度测试仪分析;3)正、反两侧胶料的门尼值结果进行比较,正、反两侧胶料的门尼值差值在10‑20,则判定胎体帘布经过电子辐照的胎体帘布成功预交联。本发明测试过程简易化,结果数字化。通过此发明的设计,显著提升测试方法的简便,并且保证工厂现场工艺人员对测试结果更易判别经过电子辐照的胎体帘布是否成功预交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生产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门尼粘度测试电子辐照胎体帘布预交联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而汽车轮胎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性能。子午线轮胎胎体帘布层是由覆胶帘子布组成的胎体层,是轮胎的受力骨架层。子午线轮胎按照胎体骨架材料来分,胎体是钢丝的称为全钢轮胎,一般用于商业载重用胎;胎体是纤维的为半钢轮胎,一般用于乘用胎。
目前市场上乘用车胎操作性差,滚动阻力大,急需一种具有较高耐疲劳性和强度的胎体帘布来满足半钢子午线轿车轮胎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半钢子午线轿车轮胎的胎体帘布压延时进行电子辐照,对胶料进行预交联处理提高帘布与内衬的粘合,获取较高耐疲劳性和强度。
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9291339A,申请公布日:20190201)公开了采用电子辐照改变覆胶帘布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纤维帘布进入双窗口电子辐照装置的电子照射区域,其中,双窗口电子辐照装置的参数为电压500KV、剂量40KGY,辐照剂量波动<5%。电子辐照参数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轮胎纤维帘布质量,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1376509A,申请公布日:20200707)对于特殊原因产生的轮胎纤维帘布辐照剂量异常需要对轮胎纤维帘布进行标识,利于后续将异常的轮胎纤维帘布进行隔离处理。
在我们前期申请的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4235607A,申请公布日:2022.03.25)中,发明了一种胎体帘布混炼胶预交联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将橡胶加工分析仪应变扫描得到的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对应变变化作图,曲线不仅能体现模量的大小,而且可以直观地分辨出混炼胶的弹性模量和粘性模量,根据曲线面积推断胎体帘布进行电子辐照后的预交联率。该发明直接提出检测胎体帘布预交联程度的计算方法,但是,该方法存在不足的是:(1)此方法适合实验室检测分析,但不适用于工程现场工艺人员判别胎体帘布是否成功交联;(2)测试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门尼粘度测试电子辐照胎体帘布预交联的方法,本发明测试过程简易化,结果数字化。通过此发明的设计,显著提升测试方法的简便,并且保证工厂现场工艺人员对测试结果更易判别经过电子辐照的胎体帘布是否成功预交联。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门尼粘度测试电子辐照胎体帘布预交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覆胶后的胎体帘布进行帘线与胶料的分离,取正、反两侧胶料;
2)分别对正、反两侧胶料进行门尼粘度测试仪分析;
3)正、反两侧胶料的门尼值结果进行比较,正、反两侧胶料的门尼值差值在10-20,则判定胎体帘布经过电子辐照的胎体帘布成功预交联。
作为优选,门尼粘度测试仪分析的使用参数包括:检测温度80-120℃,温度波动范围±0.3℃;转子转速2±0.02r/min;预热时间1min,测试时间4min。
作为优选,正、反两侧胶料的门尼值差值在12-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潮橡胶有限公司,未经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潮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7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