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污泥二段式热水解的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7196.4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汉文;陆小游;常伟;王瑞;徐新伟;张宝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0 | 分类号: | C02F11/10;C02F11/122;C02F11/123;C02F11/127;C02F11/143;C02F11/145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污泥 二段式 水解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市政污泥二段式热水解的方法及其系统,其能解决市政污泥水解不彻底、固液分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高后续液体肥的肥效和降低干渣含水率,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浆化污泥;步骤2、将污泥输出至第一水解装置,在第一水解装置中添加含有硝酸钙的稀硝酸溶液,调节污泥pH至酸性,在高温下进行热酸水解;步骤3、将污泥输出至第二水解装置,在第二水解装置中添加工业级硅藻土,采用生石灰调节污泥pH至弱碱性,进行低温热水解;步骤4、将污泥输出至固液分离装置,通过固液分离装置收集滤液,回收污泥中的营养成分,同时干渣作为填埋覆土,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污泥二段式热水解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世界城市数量和规模的迅猛发展,市政污水的排放量也在急剧的增加,源源不断的市政污泥在污水净化的流程中产生,而如此数量的污泥如何科学有效的处理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难题。市政污泥不仅具有极其复杂的成分和极高的含水量,还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病原菌微生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而且大多数污泥常常伴有恶臭气味,影响空气质量。若污泥没有经过科学处理而随意堆放到土地上,在雨水的冲刷下,污泥里的污染物质会渗透到地下水、土壤中,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水土安全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污泥的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污泥的热水解技术是目前污泥处理常用技术。在热水解过程中,污泥絮体分解、细胞破碎及有机物释放,可以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小污泥体积,改善脱水性能,同时减少污泥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实现污泥的稳定化。但当前,热水解技术在工业化规模推广中面临着水解不彻底、固液分离效果差、热量分散利用的现象,造成后续液体肥的肥效低、干渣含水率高影响后续资源化利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污泥二段式热水解的方法及其系统,其能解决市政污泥水解不彻底、固液分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高后续液体肥的肥效和降低干渣含水率,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市政污泥二段式热水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浆化污泥;
步骤2、将污泥输出至第一水解装置,在第一水解装置中添加含有硝酸钙的稀硝酸溶液,调节污泥pH至酸性,在高温下进行热酸水解;
步骤3、将污泥输出至第二水解装置,在第二水解装置中添加工业级硅藻土,采用生石灰调节污泥pH至弱碱性,进行低温热水解;
步骤4、将污泥输出至固液分离装置,通过固液分离装置收集滤液,回收污泥中的营养成分,同时干渣作为填埋覆土,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具体为:在浆化罐中对含水率80%~85%的市政脱水污泥进行加水稀释至88%~90%并加以均质搅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步骤1中均质后的污泥浆通过柱塞泵打入第一水解装置中,并向第一水解装置中投加含有硝酸钙的稀硝酸溶液调节污泥pH,热水解温度维持在120~220℃,热水解反应时间维持在30~12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将步骤2中水解后的污泥,通过第一水解装置中的自身正压输送到第二水解装置中,向第二水解装置中投加工业级硅藻土,并用生石灰调节污泥pH,热水解温度维持在80~100℃,热水解反应时间在30~60min。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稀硝酸溶液中的稀硝酸质量分数为30%,调节污泥pH至3~5;所述硝酸钙的添加量占污泥干重的10%~25%。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工业级硅藻土的添加量占污泥干重的10%~25%,采用生石灰调节污泥pH=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国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7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组件辅助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橡筋机双工位缝纫排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