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主棒孢菌CcTLS2蛋白与编码基因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357087.2 申请日: 2022-04-01
公开(公告)号: CN114574513A 公开(公告)日: 2022-06-03
发明(设计)人: 李宝聚;柴阿丽;王泉城;石延霞;谢学文;李磊;范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5/74 分类号: C12N15/74;C12N1/21;C07K14/195;C12N15/31;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魏少伟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主棒孢菌 cctls2 蛋白 编码 基因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多主棒孢菌CcTLS2蛋白与编码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多主棒孢菌CcTLS2蛋白来源于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cassiicola),为氨基酸序列,是序列1的蛋白质。本发明的实验证明,多主棒孢菌CcTLS2基因被敲除后,所得到的多主棒孢菌敲除突变体相较于野生菌株在黄瓜叶片上不造成病斑;多主棒孢菌敲除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度明显低于野生型多主棒孢菌。表明多主棒孢菌敲除突变体CcTLS2基因的缺失可导致多主棒孢菌对黄瓜侵染能力的丧失。本发明所提供的CcTLS2基因及其应用在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中,多主棒孢菌CcTLS2蛋白与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cassiicola(Berk.M.A.Curtis)C.T.Wei]作为一种寄主广泛的植物病原菌,该菌不仅能侵染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作物,如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番木瓜、大豆和橡胶树等,也能侵染园艺花卉植物。多主棒孢菌具有多种生活方式,包括腐生型、内生型和坏死型。近年来棒孢叶斑病在蔬菜生产中成为重要病害。

多主棒孢菌通过菌丝体、分生孢子的形式附着病残体、种子,在土壤中存活,也可以在非寄主植物上存活,成为新的侵染源。多主棒孢菌在病残体上可存活2年。保护地内的病残体经过4个月越夏后,仍有70%的分生孢子萌发,这可成为下茬作物的侵染源。多主棒孢菌的菌丝既能附着种子表层,也能潜入种子内部。从保存6个月的黄瓜种子及砧木用的南瓜种子进行分离培养,均能分离到多主棒孢菌。

近年来,对多主棒孢菌致病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致病力分化、毒力相关基因的克隆等方面。据报道,黄瓜上采集的多主棒孢菌可在10-35℃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约为30℃。在25-30℃的温度范围内,多主棒孢菌孢子从一端或两端萌发,相对湿度90%,其中以水滴萌发率最高。多主棒孢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气孔侵入黄瓜叶片。从不同寄主植物中分离到的多种致病菌,证明多种致病菌具有较高的寄主专化性。从日本紫苏、黄瓜、番茄、茄子和甜椒中分离到64株多主棒孢菌,分为7个致病力组(PG1-PG7)。Cassiicolin是一种小型分泌型糖蛋白,是多主棒孢菌的重要致病因子,在不同宿主和地理来源的多主棒孢菌分离株中,Cassiicolin毒素包含Cas1、Cas2、Cas3、Cas4、Cas5和Cas6共6种不同的亚型。各菌株的侵略能力与其亚型有关,其中携带Cas1基因的菌株对橡胶树的侵略能力最强。此外,一些没有Cas基因的菌株在橡胶树叶片上也产生了中等症状,表明多主棒孢菌存在其他的效应因子。

与其他丝状真菌病原体一样,多主棒孢菌需要多种致病因子,如角质酶、细胞壁降解酶、细胞膜和细胞包涵体降解酶,此外还需要毒素(Cassiicolin)侵入宿主植物并引起疾病,这些毒素通过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a2+和cAMP信号通路等多种途径转运或调控。迄今为止,除了两个MAPK基因CCk1和CMP1以及Cassiicolin编码的基因Cas之外,其它致病相关基因很少被克隆和功能鉴定,远不能完全代表多主棒孢菌的致病机制。因此,大量的毒力相关基因仍有待于鉴定、克隆和功能表征。因此,研究多主棒孢菌与寄主植物互作的分子机理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治多主棒孢菌所致植物病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蛋白质或调控所述蛋白质活性或含量的物质的下述任一应用:

D1)调控多主棒孢菌致病力;

D2)制备调控多主棒孢菌致病力产品;

D3)降低多主棒孢菌致病力;

D4)制备降低多主棒孢菌致病力产品;

D5)调控多主棒孢菌生长;

D6)制备调控多主棒孢菌生长产品;

D7)抑制多主棒孢菌生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7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