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抗体的对硫磷农药胶体金标记物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57010.5 | 申请日: | 202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5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弘;郭铭威;徐振林;张玉琪;孙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G01N33/52;G01N33/68;G01N33/58;G01N33/55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赵崇杨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抗体 对硫磷 农药 胶体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提供一种基于纳米抗体的对硫磷农药胶体金标记物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开发采用对硫磷纳米抗体与胶体金进行结合,制备对硫磷纳米抗体‑胶体金标记物,用于对硫磷农药的检测。采用对硫磷纳米抗体‑胶体金标记物进行检测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用其制备成对硫磷农药的纳米抗体胶体金试纸条,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易于储存、保质期长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试纸条对对硫磷农药残留检测的灵敏度达到0.0013~0.085mg/kg,检测限为0.00069mg/kg,能用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的对硫磷农药的快速检测,该方法简便、快速、直观、准确、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易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抗体的对硫磷农药胶体金标记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对硫磷是一种广谱高毒的有机磷酸酯类杀虫、杀螨剂,具有强烈的触杀与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薰蒸作用。由于其在果蔬粮食等农作物上的虫害预防和控制效果,对硫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其生态安全风险以及对人类和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安全隐患目前也备受关注。对硫磷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体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大量堆积,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反应,产生恶心、头疼、无力、胸闷等中毒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倘若对硫磷在环境和食品中残留蓄积,必定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直接或潜在的严重危害,对硫磷属于高毒农药品种目前已被禁止在蔬菜和水果上使用,因此研发对硫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硫磷农药的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还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等仪器方法,但仪器检测法虽然检测结果准确,灵敏,但其复杂的操作过程、昂贵的仪器以及较高的检测费用等缺点都让仪器检测不适用于现场的即时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的一种将免疫技术和色谱层析技术相结合即时检测技术。其原理就是含有分析物的样品通过毛细管作用流经整个试纸条并与试纸条的反应膜上的包被物质(抗原或抗体)发生高特异性、高亲和性的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被截留在试纸条上进行显色,从而可以得到检测结果。而目前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所使用的抗体几乎全是单抗或多抗,如现有技术CN 106970217 B公开了一种定量检测有机磷类农药的免疫层析方法,是采用单克隆抗体作为固定检测线,乙酰胆碱酯酶修饰指示剂,制备定量检测有机磷农药的免疫层析方法,该方法是针对有机磷类的农药的多残留检测;虽然使用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只能实现单一目标物的检测,但是由于我国对于对硫磷农药的残留限量比较严苛最大残留限量为0.01mg/kg,目前采用单抗或多抗的对硫磷检测的免疫层析方法无法达到国标要求。与传统的抗体相比,纳米抗体(Nanobody,Nbs)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人源化简单、亲和力高、稳定性高、可微生物表达、免疫原性低、穿透力强、可溶性好等优势,在医学基础研究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备受关注。目前还未见有纳米抗体用于对硫磷农药的检测分析报道,因此,需要开发出更多更加简单便捷、低成本、能用于对硫磷农药残留的检测的新产品和方法,使对硫磷检测的检测方法达到国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上述问题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纳米抗体的对硫磷农药胶体金标记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纳米抗体的对硫磷农药胶体金标记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对硫磷纳米抗体胶体金标记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硫磷农药检测纳米抗体胶体金试纸条。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试纸条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农作物中对硫磷农药的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7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