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PC焊接折弯一体治具及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6599.7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5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东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34 | 分类号: | H05K3/34;H05K3/00;B29C5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三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12 | 代理人: | 朱如松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pc 焊接 折弯 一体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FPC焊接折弯一体治具及工装,其中一体治具包括配合设置的上盖、功能部和底座,功能部用于实现FPC线与工件的焊接和折弯,功能部包括载具,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上的若干承载区,承载区包括用对配合地设置FPC线和工件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与每个承载区相配合地还设置有折弯装置,折弯装置包括第一折弯模、第二折弯模以及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折弯模和/或第二折弯模提供实现两者配合实现折弯的行程,工件和/或FPC线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折弯模、第二折弯模之间的行程路径上。本发明通过优化设置焊接折弯一体治具的结构,有效提升了治具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作业精度,从而提升了焊接折弯作业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批量化的焊接折弯一体成型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FPC焊接折弯一体治具及工装。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FPC又被称为软性电路板、挠性电路板,其以质量轻、厚度薄、可自由弯曲折叠等优良特性而备受青睐。FPC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发展航天火箭技术发展而来的技术,通过在可弯曲的轻薄塑料片上,嵌入电路设计,使在窄小和有限空间中堆嵌大量精密元件,从而形成可弯曲的挠性电路。此种电路可随意弯曲、折迭重量轻,体积小,散热性好,安装方便,冲破了传统的互连技术。在柔性电路的结构中,组成的材料有绝缘薄膜、导体和粘接剂。
随着包括新能源车辆、智能驾驶汽车、柔性手机以及其它智能化设备等的高速发展,FPC需求被广泛提出。如新能源汽车的软包电芯在堆叠组成模组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激光焊接或者其他的焊接方式使电芯串并联在一起,焊接前需要对电芯极耳进行加工(折弯、辊压),以保证焊接质量好且稳定,这一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等的推广而需求量急剧扩大。
现有技术的焊接折弯都采用单一焊接、折弯的模式,生产效率低,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应用需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PC焊接折弯一体治具及工装,通过优化设置焊接折弯一体治具的结构,有效提升了治具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作业精度,从而提升了焊接折弯作业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FPC焊接折弯一体治具,包括配合设置的上盖、功能部和底座,功能部用于实现FPC线与工件的焊接和折弯,功能部包括载具,载具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上的若干承载区,承载区包括用对配合地设置FPC线和工件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与每个承载区相配合地还设置有折弯装置,折弯装置包括第一折弯模、第二折弯模以及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为第一折弯模和/或第二折弯模提供实现两者配合实现折弯的行程,工件和/或FPC线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折弯模、第二折弯模之间的行程路径上,通过沿该行程的第一折弯模与第二折弯模之间的压合和打开,实现了第一折弯模与第二折弯模之间的合模以折弯工件和/或FPC线,对位于行程上的部分实施折弯操作,反之开模即释放工件。
在工作过程中,治具被恰当地安装在工装上,需要进行焊接的FPC线与工件被放置到承载区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载具上的各个承载区均被合适地放置上对应的FPC线与工件后,即可以视作治具完成了准备工作。设置在工装上的焊接设备如激光焊接装置等可以依据控制器如微型电脑等的控制下,进行焊接操作,在完成焊接后,控制器则可以继续依据指令控制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折弯模和第二折弯模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在行程方向进行移动,此时是进行闭模操作。此时可以注意到,FPC线与工件依据设计需要,其需要进行折弯的部分是必然被限定到恰当的位置,以使其通过闭模而完成折弯。而在完成折弯后,反向开模即可,而后取出焊接和折弯完成的FPC线与工件,即可以重复前述操作,执行下一批次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东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东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6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