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OPGW接头盒的OAM-MIMO系统能效优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55804.8 | 申请日: | 202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0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林楚婷;唐杰;陈真;黄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J14/02 | 分类号: | H04J14/02;H04B17/391;H04B17/38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郑秋松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opgw 接头 oam mimo 系统 能效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GW接头盒的OAM‑MIMO系统能效优化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建立一个基于UCAs的OAM‑MIMO通信系统能效模型并提出优化问题,由于不同UCA在同一模式下的相互干扰,优化问题是非凸的,难以直接求解。基于双层迭代算法,内层循环利用一阶Taylor近似将非凸功率分配问题转化为凸问题,并外层循环利用二分法对外层的能效进行更新,从而求解寻求优化问题的次优解。本发明结合应用基于UCAs的OAM‑MIMO技术和双层迭代算法的优势,通过合理设置每个OAM模态最小容量和发射功率,保证每个模态都分配到功率基础上进行最大化系统能效,从而优化系统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OPGW接头盒的OAM-MIMO系统能效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电网高电压线路大多数都有OPGW光缆,因此可实现灵活业务接入的OPGW接头盒是十分关键的,它影响着输电线路智能化。可实现灵活业务接入的OPGW接头盒可实现输电线路业务的灵活接入,为输电业务提供大带宽、高安全性、灵活接入的基础通道。另外,为了在实现数字通信系统的同时满足技术发展的要求,如何缓解通信网络能耗的上升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有限的频谱资源,提高通信系统的能源效率需要新的理论和技术。
基于轨道角动量(OAM)模式正交性的优势,OAM模式复用技术为满足爆炸性数据流量的需求提供了新的视角。由于OAM光束的波前是螺旋结构,因此OAM光束是非平面波它也被称为涡旋电磁波。此外,OAM不同模式的正交性可以保证每个信道的独立性,从而增加系统的自由度,这也称为OAM模态复用。由于理论上OAM模式是无限的,因此OAM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而基于OAM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F.Tamburini等学者在威尼斯进行了利用螺旋抛物线天线同时传输两种信号的OAM多路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OAM多路复用系统提高了系统容量。此外,Y.Yan等人为了实现更多的OAM复用,搭建了32Gbit/s毫米波无线通信链路,在2.5米的传输距离上实现了OAM的8路复用数据传输。日本NTT公司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基于双极化的OAM-MIMO系统,实现10米内21通道的数据传输,实现了偏振复用、OAM复用和MIMO复用。可见,OAM技术在通信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产生OAM的天线结构有多种,包括螺旋反射结构、透射螺旋结构、透射光栅结构和均匀圆阵(UCA)等。然而,除了UCA外,前三种结构所产生的OAM波束的模态值很难改变。因此,在研究人员逐渐对基于UCA的OAM波束生成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将Butler相移矩阵与UCA相结合,对UCA中的每个天线阵同时馈电,可实现OAM波束的多路复用。Wangjoo-Lee等研究了采用Butler相移器和UCA实现复用三种模态的OAM波束,并研究了其在微波中的功率和隔离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可实现的最大模态值取决于天线阵列的数目。由于发散的原因,OAM光束很难长距离传输。较高模态的光束发散度越大,对OAM光束的接收就越不利。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OAM光束的束半径逐渐增大,最终导致波束中心存在能量空洞,从而限制了传输距离。
由于OAM和MIMO是下一代无线通信的两项潜在技术,许多研究都集中在OAM和MIMO的结合上。以往文献主要侧重于研究OAM-MIMO系统的最大容量,与能效优化相关的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OPGW接头盒的OAM-MIMO系统能效优化方法,本发明结合基于UCAs的OAM-MIMO技术和双层迭代算法的优势,通过合理设置每个OAM模态最小容量和发射功率,保证每个模态都分配到功率基础上进行最大化系统能效,从而优化系统整体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OPGW接头盒的OAM-MIMO系统能效优化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5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甘松挥发性成分的检测及指纹图谱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旋转组合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