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53734.2 | 申请日: | 2022-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4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仇鑫凯;张正凯;姜宏明;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F16K2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曹书华 |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压力 可调 先导 隔膜 减压阀 | ||
1.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包括阀壳(1)、截流组件(2)、隔膜(4),所述阀壳(1)包括内部对称分布的进流道(11)、出流道(12)和将两个流道隔开的隔板(13),阀壳(1)内还设置过渡腔(14)和平衡腔(15),所述过渡腔(14)位于阀壳(1)的中部,所述平衡腔(15)位于过渡腔(14)远离进流道(11)的一侧,所述隔板(13)中间位置设置过流孔,隔板(13)壁厚内设置闸板槽(131),
所述截流组件(2)一端位于闸板槽(131)内,截流组件(2)另一端穿过过渡腔(14)并在端部连接隔膜(4),所述隔膜(4)的外缘连接到阀壳(1)内壁上,隔膜(4)和截流组件(2)的端部共同将过渡腔(14)和平衡腔(15)隔开,
所述截流组件(2)控制过流孔的过流面积来调配进流道(11)和出流道(12)的过流阻力,
所述闸板槽(131)远离过渡腔(14)一端的侧面与进流道(11)之间设置引压孔(132),所述平衡腔(15)内充入减压阀过流介质,
当进流道(11)进入压力升高时,截流组件(2)上升调小过流孔过流面积,平衡腔(15)内液体流出,
当进流道(11)进入压力降低时,截流组件(2)下降调大过流孔过流面积,平衡腔(15)内液体注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1)侧壁上还设置受压腔(16),所述受压腔(16)位于平衡腔(15)的一旁,所述减压阀还包括换位组件(3)和引流管(7),所述受压腔(16)通过引流管(7)连接到出流道(12),所述换位组件(3)设置在受压腔(16)内,换位组件(3)根据受压腔(16)内压力调整平衡腔(15)进流或出流,受压腔(16)压力升高时,平衡腔(15)出流,受压腔(16)压力降低时,平衡腔(15)进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还包括配压接管(5),所述换位组件(3)包括活塞板(31)、弹簧(32),所述活塞板(31)包括板体(311)和挡板(312),所述板体(311)滑动安装在受压腔(16)内壁上,挡板(312)设置在板体(311)背离引流管(7)的一端端面上并垂直于板体(311),所述挡板(312)上设置相平行的回流孔(3121)和施压孔(3122),所述回流孔(3121)比施压孔(3122)远离板体(311),所述平衡腔(15)侧壁上设置选流孔(151),
所述配压接管(5)包括回流管(53)和施压管(54),所述回流管(53)连接到回流孔(3121),所述施压管(54)连接到施压孔(3122),所述弹簧(32)一端固定到受压腔(16)侧壁上,弹簧(32)另一端抵住板体(311)背离引流管(7)的一端,所述回流管(53)连接的液体压力高于施压管(54)连接的液体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压接管(5)还包括主流支管(51)和降压段(52),所述主流支管(51)两端分别连接到进流道(11)侧壁上作为进流道(11)的支路进行液体过流,所述主流支管(51)上设置降压段(52),所述降压段(52)为文氏管结构,所述施压管(54)连接到降压段(52)喉部,所述回流管(53)连接到主流支管(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压力可调的先导隔膜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组件(2)包括闸板(21)、阀杆(23)、连接头(25),所述闸板(21)滑动安装在闸板槽(131)内,所述闸板(21)朝向过渡腔(14)的一端端面上设置阀杆(23),所述阀杆(23)端部设置连接头(25),所述连接头(25)外缘连接径向向外连接隔膜(4),所述闸板(21)中间位置设置过流口(22),所述过流口(22)和过流孔重叠区域作为减压阀主流道过流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艾肯(江苏)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37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