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谐振接地电网与直配式电阻接地电厂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3201.4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2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洋;李景禄;李妍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景禄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9/08;G01R31/08;G01R3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9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 接地 电网 直配式 电阻 电厂 故障 处理 方法 | ||
1.谐振接地电网与直配式电阻接地电厂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谐振接地电网中在消弧线圈支路与接地变压器之间串接消弧线圈支路开关QFL和电流互感器TAL,在消弧线圈支路旁并接中性点电压互感器TVN,由计算机控制系统ML控制;在直配式电厂的电阻支路与接地变压器之间串接电阻支路开关QFR和电流互感器TAR,由计算机控制器MR控制;谐振接地电网的计算机控制系统ML与直配式电厂的计算机控制器MR进行通信, ML为主控制器,MR为辅控制器受ML控制;
当直配式电阻接地电厂加入运行时必须先合上直配式电厂的电阻支路开关QFR,以防止谐振接地电网的消弧线圈调谐产生的过电压对直配式电厂的电气设备的影响;
谐振接地电网正常运行时消弧线圈支路开关QFL合闸,运行于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计算机控制器ML时实采集中性点位移电压UN和消弧线圈支路电流IL;直配式电厂正常运行时,电阻支路开关QFR合闸,运行于电阻接地方式,计算机控制器MR时实采集电阻支路电流IR;
当谐振接地电网的计算机控制器ML在ΔT1时间段内检测到中性点位移电压UN的增量ΔUNδ,消弧线圈支路电流IL的增量ΔILλ,判定电网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此时控制器ML通知直配式电厂的计算机控制器MR断开电阻支路开关QFR,全部运行于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进行消弧处理;延时T2后再检查谐振接地电网中性点位移电压UN和消弧线圈支路电流IL ,若UNUN0+δ,消弧线圈支路电流ILIL0+λ,故障为瞬时性接地故障,故障已恢复,通知直配式电厂的计算机控制器MR合上电阻支路开关QFR,系统复归;若中性点位移电压UNUN0+δ,消弧线圈支路电流ILIL0+λ,故障为永久性接地故障;ΔT1为判定中性点位移电压UN和消弧线圈支路电流IL产生稳定增量的时间段;T2为消弧线圈消除瞬时性接地故障所需最长时间;
当判定故障为永久性故障时合上直配式电厂的电阻支路开关QFR,再断开消弧线圈支路开关QFL,然后由计算机控制器ML检测包括直配式电厂联络线在内的各馈线零序电流Ij0,找出零序电流最大的馈线;
若零序电流最大的馈线为谐振接地电网的一般馈线,则该馈线即为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的线路,由谐振接地电网的计算机控制器ML发出命令切除故障馈线或实现故障区域隔离后,合上消弧线圈支路开关QFL系统复归;
若零序电流最大的馈线为直配式电厂联络线,则由直配式电厂的计算机控制器MR检测包括直配式电厂联络线在内的直配式电厂各馈线零序电流Ii0,若零序电流最大的馈线为直配式电厂的一般馈线,则该馈线即为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的线路,由直配式电厂的计算机控制器MR发出命令切除故障馈线、通知谐振接地电网的计算机控制器ML合上消弧线圈支路开关QFL系统复归;
若直配式电厂的计算机控制器MR检测到零序电流最大的馈线为直配式电厂的联络线,则为直配式电厂的联络线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通知谐振接地电网的计算机控制器ML发出命令切除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的联络线后,谐振接地电网的系统复归;
δ为判断发生接地故障的中性点位移电压UN的增量标准值;U0为故障前中性点位移电压值;λ为判断发生接地故障的消弧线圈支路电流IL的增量标准值; IL0为故障前消弧线圈支路电流值;一般馈线指非联络线的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接地电网与直配式电阻接地电厂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谐振接地电网指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电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接地电网与直配式电阻接地电厂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直配式电阻接地电厂指汇流站采用电阻接地方式不经变压器升压直接通过联络线接入电网的新能源电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景禄,未经李景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320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