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托板、换电设备和换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2074.6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平;王莉;仇丹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罗洋;何涛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设备 电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托板、换电设备和换电站,所述移动托板用于换电设备中,所述换电设备包括电池托盘、框架主体以及驱动设备,所述电池托盘安装于所述移动托板上,所述移动托板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移动托板移动以带动所述电池托盘移动。当换电设备在更换车辆电池时出现车辆电池与电动车辆的底盘未对准的情况时,利用可移动的移动托板调整车辆电池与电动车辆底盘的相对位置,提高了换电设备的可靠性;另外,移动托板阻隔了电池托盘和下方布线,从而当需要更换电池托盘时,下方的布线不会被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托板、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发展与普及,电池包快换技术也随之发展迅速。目前,除了发展最为成熟的小型乘用车辆,很多大型车辆例如轻型卡车或重型卡车等也开始采用电池包快换技术。然而现有技术中,大型车辆的电池通常较大且紧邻驾驶室设置,一般都是通过顶吊的方式进行电池的更换,从而导致在行使过程中以及顶吊换电过程中,给驾驶员和车辆本身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顶吊方式对换电站的场地要求很高,需要换电站具有足够大的面积执行吊装设备转运电池以及储存电池等,导致建站成本很高。
因此,针对大型车辆,急需一种更安全可靠、易于普及的换电模式。例如,采用底盘式换电模式。而在底盘式换电模式中,在利用换电设备更换电池包时,若电动车辆停靠的位置不准确则会出现电池包与电动车辆的底盘对不准的情况。另一方面,将电池包锁止于电动车辆或将电池包解锁拆卸下来的过程中,电池包都需要进行一段横向移动,如此便需要承载电池包的部件具有可移动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动车辆停靠的位置不准确则会导致电池包与电动车辆的底盘对不准的缺陷,提供一种移动托板、换电设备和换电站。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移动托板,所述移动托板用于换电设备中,所述换电设备包括电池托盘、框架主体以及驱动设备,所述电池托盘安装于所述移动托板上,所述移动托板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驱动设备驱动所述移动托板移动以带动所述电池托盘移动。
在本方案中,通过驱动设备驱动移动托板移动,移动托板再带动电池托盘移动,从而当换电设备在更换车辆电池时出现车辆电池与电动车辆的底盘未对准的情况时,利用可移动的移动托板带动电池托盘可以带动电池托盘上的车辆电池移动,以调整车辆电池与电动车辆底盘的相对位置,提高了换电设备的可靠性;同时,利用可移动的移动托板可以带动电池包横向移动一段距离,使得电池包上的锁轴进入电动车辆底盘上的锁基座内实现锁止或使得电池包上的锁轴离开电动车辆底盘上的锁基座实现解锁。另外,相比直接将驱动设备安装于电池托盘实现移动,在电池托盘和驱动设备之间设置移动托板,一方面,由于驱动设备处布置有较多的线路,移动托板阻隔了电池托盘和下方布线,从而当需要更换电池托盘时,下方的布线不会被影响,另一方面,移动托板还有利于抬高电池托盘,使其高度与电动车辆的底盘相适配。
较佳地,所述驱动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框架主体上,所述驱动设备位于所述移动托板的下方;所述移动托板包括托板主体,所述托板主体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驱动设备的第一开孔。
在本方案中,通过由于驱动设备在托板本体的移动方向上的高度不一致,通过在托板本体上开设第一开孔,部分驱动设备可以伸入第一开孔内,进而可以降低托板本体的设置高度,一方面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另一方面托板本体设置高度较低也使得托板本体更平稳。
较佳地,所述第一开孔沿所述移动托板的移动方向在所述托板主体上延伸,以使所述驱动设备能够在所述第一开孔中与所述移动托板相对移动。
在本方案中,当托板本体移动过程中,沿其移动方向开设的第一开孔使得托板本体与伸入第一开孔内的驱动设备之间不会相互干涉,提高了换电设备的安全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2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