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茶籽壳为原料的生物复合筋材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1370.4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4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媛;胡宇氡;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世百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70/54;B29C33/10;B29C33/30;D01B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致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1 | 代理人: | 秦玉霞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籽壳 原料 生物 复合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茶籽壳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以茶籽壳为原料的生物复合筋材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茶籽壳纤维制备:挑选出优质茶籽壳并制备茶籽壳丝;S2.纤维丝缠绕浸胶:将茶籽壳丝和玻纤纤维缠绕在纱架上,并输送至树脂胶池进行浸渍;S3.预成型处理:浸胶后的纤维纱束经过预成型机构进行预成型处理;S4.加热固化:预成型后的纤维纱束导入拉挤成型模具进行成模固化;S5.牵引切割:固化成型后的复合筋材由牵引机构牵出并通过切割装置进行切割处理,得到复合筋材成品。本发明通过将茶籽壳制备成茶籽壳纤维,均化了茶籽壳青、茶籽壳黄、茶籽壳节等不同部位纤维性能的差异,并采用拉挤成型工艺,使得茶籽壳复合筋材具有优异的材料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籽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茶籽壳为原料的生物复合筋材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日益增重,以可再生性资源取代一次性资源,发展生物质材料,现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
茶籽壳中含有茶皂素、茶籽多糖、茶籽蛋白等,它们都是化工、轻工、食品、饲料工业产品等的原料。目前茶籽壳主要应用于有机肥回耕还田,茶籽壳的经济利用效益比较低,现在市场上并不存在采用拉挤成型工艺来制备茶籽壳复合筋材的生产方法。
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是在牵引设备的牵引下,将连续纤维或其织物进行树脂浸润并通过成型模具加热使树脂固化,来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工艺方法。而现有的复合材料拉挤成型工艺中,往往在预成型时仅仅采用简单的预成型格栅,其预成型效果较差,且不能根据型材的断面形状进行调整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茶籽壳为原料的生物复合筋材的生产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并未以茶籽壳为原料拉挤成型复合筋材、拉挤成型工艺中预成型效果差、不能调整型材断面形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以茶籽壳为原料的生物复合筋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茶籽壳纤维制备:挑选出优质茶籽壳并制备茶籽壳丝;
S2.纤维丝缠绕浸胶:将茶籽壳丝和玻纤纤维缠绕在纱架上,并输送至树脂胶池进行浸渍;
S3.预成型处理:浸胶后的纤维纱束经过预成型机构进行预成型处理;
S4.加热固化:预成型后的纤维纱束导入拉挤成型模具进行成模固化;
S5.牵引切割:固化成型后的复合筋材由牵引机构牵出并通过切割装置进行切割处理,得到复合筋材成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S1茶籽壳纤维制备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先利用色选机剔除发黑发霉的茶籽壳,挑选出色泽艳丽的优质茶籽壳,然后对优质茶籽壳进行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对优质茶籽壳进行冲洗及打磨去青去黄,然后将优质茶籽壳进行振动破碎得到剖分后的茶籽壳材,利用编织机对茶籽壳材进行搭接编织得到茶籽壳丝。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成型机构包括收束器和预成型盒,所述预成型盒内沿纤维纱束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垫板、预成型模、压板以及外夹板,所述预成型模内设置有用于挤压纤维纱束的预成型腔,所述预成型盒的上端设置有与预成型模相配合的定位器,所述定位器用于将预成型模定位锁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束器整体呈喇叭状,所述收束器的一端为收束端口,所述收束器的另一端为与预成型盒相连接的衔接端口,所述衔接端口上有收束板,所述收束板上贯穿设有收束通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束板的端面上四角均布有定位导杆,所述垫板、预成型模及压板均与定位导杆滑动配合,所述收束板靠近垫板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安装有挤压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世百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世百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13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