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船用超高强低温钢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51213.3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7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龙;严玲;王华;韩鹏;张鹏;王东旭;王晓航;李文斌;陈华;李博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6;C22C38/48;C22C38/58;C21D8/02;C22C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性能 优异 船用超 高强 低温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船用超高强低温钢,其特征在于,该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 0.080%-0.140%,Si: 0.20%-0.60%,Mn: 1.15%-1.60%,Nb: 0.020%-0.050%,V:0.040%-0.080%,Cu: 0.30%-0.50%,Ni: 0.50%-0.80%,N: 0.0140%-0.0170%,Cr: 0.10%-0.20%,P≤0.010%,S≤0.005%,Als: 0.015%-0.03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所述低温钢室温高周疲劳极限强度320MPa以上,疲劳比≥0.52,-20℃高周疲劳极限强度350MPa以上;所述低温钢屈服强度500MPa以上,抗拉强度620MPa以上,断后延伸率23.0%以上,-40℃冲击吸收能量≥260J,-60℃冲击吸收能量≥230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船用超高强低温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钢的显微组织为超细铁素体+贝氏体+少量马氏体的复相组织,所述超细铁素体尺寸小于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船用超高强低温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钢中V的析出物与铁素体间具有共格或半共格关系;所述V的析出物为V(C,N),其尺寸小于14.0nm。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船用超高强低温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加热、轧制、冷却;其特征在于:
(1)连铸:中间包过热度15℃-25℃;
(2)加热:将铸坯加热至1200℃-1300℃,升温速度5-20℃/min,保温时间60-180min;
(3)轧制:将铸坯经三阶段轧制成热轧钢板,第一阶段采用高温大压下的工艺,开轧温度1130-1200℃,第一道次压下量≥40mm,其余道次压下率20%-40%,轧至厚度为3.3-4.0倍成品厚度待温;二阶段开轧温度980-1060℃,轧至厚度为2.0-3.0倍成品厚度待温,三阶段开轧温度800-850℃,道次压下率15%-35%,终轧温度720-780℃;
(4)冷却:轧后钢板进行加速冷却,开冷温度680-750℃,冷却速度5-20℃/s,返红温度550-600℃。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船用超高强低温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工艺具体参数如下:
a)在转炉冶炼时调整C、Si、Mn、P、S元素的含量,使其含量至上述钢的成分范围内,并根据要求添加其它合金成分进行熔炼;
b)将钢水进行精炼,调整其它合金元素含量至上述钢的成分范围内,在精炼后期进行喂Si-Ca线,然后进行吹氩处理;
c)将精炼后的钢水进行RH处理,RH处理时间20-40min,RH处理时全程吹氮,调整N元素的含量,保证钢的最终N含量至上述钢的成分范围,控制钢中[H]≤2.0ppm,[O]≤20ppm。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船用超高强低温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连铸过程中全程保护浇注,采用电磁搅拌,电流I≥400A,连铸完成得连铸坯。
7.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船用超高强低温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连铸后所得铸坯堆垛缓冷,堆垛时间不小于48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疲劳性能优异的船用超高强低温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冷却后,将钢板进行堆垛缓冷,堆垛温度400-500℃,堆垛时间≥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12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