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材料抗咬死性能测试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50865.5 | 申请日: | 2022-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5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 发明(设计)人: | 齐沛瑶;邵海丰;孙钧成;郑志超;陈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俞宏涛 |
| 地址: | 31140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材料 抗咬死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材料抗咬死性能测试的装置,包括试验平台和承压平台,承压平台上设有装夹组件,试验平台上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上设有转速转矩传感器,装夹组件上连接有液压加载组件,液压加载组件上连接有电液比例溢流阀;本发明的优点:通过装夹组件将对磨试样固定在承压平台上,然后通过液压加载组件向装夹组件施加载荷,电液比例溢流阀实现液压加载组件的无极调压,能对不同抗咬死性能的材料可以施加不同的测试载荷,同时压力稳定,可精确保持施加载荷,通过驱动组件向对磨试样提供匀速稳定的转速,通过转速转矩传感器实时记录测试过程中的转动转矩,为试验结果提供更全面的分析数据,测试准确率相比非专用压力设备从55%提高至98%。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材料抗咬死性能测试的装置。
背景技术
材料的咬死是指两个固体表面在滑动时由于高速、重载等原因两表面粘合导致的一种失效形式,咬死发生的场合很多,特别是在螺纹连接的场合,由于预紧力过大、存在多余物等原因,很容易发生配合螺纹间的咬死,一旦螺纹咬死发生,会造成零件无法拆卸,即使暴力拆卸也会给零件造成损坏,无法二次使用,因此,材料的抗咬死性能是材料的一项重要性能,在易发生咬死的场合,需要对选用材料的抗咬死性能进行科学评价。目前广泛采用的材料抗咬死性能评价方法为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发布的标准ASTM 98与G196,标准中详细规定了用于咬死性能测试试验的试样尺寸及试验方法,同时试验仪器需采用可以提供恒定压力的装置。然而在实际试验中,采用任意恒定压力试验机则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部分压力试验机是通过位移控制压力的,而非常微小的位移变化就会引起施加载荷很大的变化,导致载荷施加难以控制,非常不准确;其次,试验方法中要求在两个试样间施加压力的同时将两试样平面相对旋转固定的角度,由于普通压力机不具有夹紧试样并旋转的功能,两压力平面直接对试样施加较大载荷,若试样摆放不平很容易发生倾倒风险,有安全隐患,同时,试样的转矩需要人工通过扳手施加,在人工旋转试样的过程中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不能保证每个试样旋转的角速度一致,试样相对转动角速度是影响咬死的重要因素之一,无法保持一致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2)人工施加的扭矩很难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容易在旋转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3)不能实时的记录施加扭矩的大小,材料在咬死的同时扭矩会瞬间变大,实时记录扭矩可对试样咬死的施加进行准确的判断;(4)人工施加的扭矩最大值有限,当材料咬死后,转动力矩会增大很多,人工力无法维持试样再继续转动直到达到固定角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材料抗咬死性能测试的装置,不仅能适应不同材料的抗咬死性能测试,而且能提高材料抗咬死性能测试的准确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材料抗咬死性能测试的装置,包括试验平台和设置在试验平台上的承压平台,所述承压平台上设有装夹对磨试样的装夹组件,所述试验平台上设有与装夹组件相连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上设有采集测试过程中的转动转矩的转速转矩传感器,所述装夹组件上连接有向装夹组件施加载荷的液压加载组件,所述液压加载组件上连接有实现液压加载组件的无极调压的电液比例溢流阀。
优选的,所述装夹组件包括下固定盘、上固定盘和定位销,所述下固定盘通过轴承固定连接在承压平台上,所述上固定盘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液压加载组件上,对磨试样通过下固定盘和上固定盘安装在承压平台上,所述上固定盘与试样之间设有钢球,所述定位销设置在对磨试样之间。
优选的,所述承压平台包括竖杆和横板,所述横板设置在竖杆上,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试验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试验平台上设有水平凹槽,所述竖杆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水平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试验平台上设有安装液压加载组件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设有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0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桌面游戏的管理系统、游戏币及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上料的激光切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