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室内顶灯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49473.7 | 申请日: | 2022-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06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张新建;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星豪燊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3/208 | 分类号: | B60Q3/208;B60Q3/56;B60Q3/57;B60H3/00;B60R16/0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知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86 | 代理人: | 刘焕玲 |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室内 顶灯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汽车室内顶灯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汽车室内顶灯结构,包括顶壳、第一阻尼转轴、第二阻尼转轴、第三阻尼转轴和第四阻尼转轴,所述顶壳的中部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香薰仓,所述香薰仓内设置有香薰料片,所述香薰仓的左右侧均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开孔,所述顶壳的中下部设置有电力输出线圈,所述顶壳的内部一侧设置有AC/DC转换器和变频器。通过将灯壳向下拉伸,并前后调整位置,同时灯壳可左右旋转调节照明方向,让灯光只照射在需要的部位上,防止镜面效应导致驾驶员看不清路况,取代传统中控台上的香薰盒,将香薰与车内顶灯结合,让车辆驾驶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室内顶灯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乘用车用的室内灯一般装在室内的中央,最好能均匀地照亮整个室内,另外,在布置时应在前后座席都能操作灯开关。
汽车夜间行驶时,如果车内顶灯开启,则使驾驶室内的光亮度远高于车外,此时车头的玻璃对于驾驶员来讲其镜面效应远大于透光效应,相当于一面镜子,这时驾驶员看车头的挡风玻璃近似于面对一面镜子,而车辆前方的路况就不容易看清,并且常见的车内顶灯的功能过于单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汽车室内顶灯结构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夜间行车车内顶灯开启容易使驾驶员看不清路况和车内顶灯功能单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汽车室内顶灯结构,包括顶壳、第一阻尼转轴、第二阻尼转轴、第三阻尼转轴和第四阻尼转轴,所述顶壳的中部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香薰仓,所述香薰仓内设置有香薰料片,所述香薰仓的左右侧均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开孔,所述顶壳的中下部设置有电力输出线圈,所述顶壳的内部一侧设置有AC/DC转换器和变频器;
所述第一阻尼转轴包括有第一轴套和第一轴杆,所述第二阻尼转轴包括有第二轴套和第二轴杆,所述第三阻尼转轴包括有第三轴套和第三轴杆,所述第四阻尼转轴包括有第四轴套和第四轴杆,所述第一轴套、第二轴套、第三轴套和第四轴套分别设置在第一轴杆、第二轴杆、第三轴杆和第四轴杆的外侧中部;
所述顶壳的底部后端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轴套的一侧左右端,所述第一轴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折叠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折叠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轴杆的两端,所述第二轴套的一侧左右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折叠架的一端,所述第二折叠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三轴杆的两端,所述第三轴套的一侧左右端均与第三折叠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折叠架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四轴杆的两端,所述第四轴套固定连接在端块的前端;
所述端块的内部设置有锂电池和整流器,所述端块的底端中部设置有开关,所述端块的后端中部通过阻尼轴与灯壳的前端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灯壳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电力接收线圈,所述灯壳的内中部设置有LED灯板。
优选的,所述顶壳的中前部靠近右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三滑槽,且所述第三滑槽的后端与收纳槽连通,所述顶壳的右侧中前部设置有滑口,且所述滑口与第三滑槽连通,所述第三滑槽内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后端设置有第一压力弹簧,所述卡块的右侧固定连接在拨块的一端,所述拨块的另一端贯穿滑口。
优选的,所述顶壳的内侧中前部设置有第一滑槽,顶壳的底端中前部设置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一滑槽的左右端均设置有L型卡扣,所述L型卡扣的底端均贯穿第二滑槽,所述L型卡扣之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压力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星豪燊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星豪燊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94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