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49263.8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欣;潘世良;吕彦兴;郑福恩;郑上益;郭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G06V20/10;G06F17/10;H04N7/18;G08B21/24;G08B3/10;G10L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锺维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9 | 代理人: | 郝姗姗 |
地址: | 132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楼宇 巡检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控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雷达导航模块、语音播报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降压模块和电源模块;本发明公开的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对巡检时的周围环境进行记录,楼宇管理人员可以在监控中心上位机远程监控楼宇环境和远程遥控所述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在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通过语音播报提醒周围人员注意,摇臂转向架六轮移动机构使得所述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可以跨越一定高度的障碍,拓宽了所述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的工作范围。本发明主要用于辅助楼宇管理人员对楼宇进行巡检,以解决当前人工巡检需要考虑巡检人员的体力限制,可能产生较高的人工成本以及遇到突发情况巡检人员无法及时上前处理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楼宇巡检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巡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属于智能楼宇巡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巡检技术也逐渐运用到了现代楼宇当中,楼宇巡检可以切实保障楼宇内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特别是在人、物、财不断聚集和频繁流动的办公场所和居住场所,众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楼宇巡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得到更加的重视和提高。
鉴于当前楼宇巡检主要由人工来完成,人工巡检需要考虑巡检人员的体力限制,大型楼宇的人工巡检还需花费更多人工成本,为了降低楼宇巡检成本和提高楼宇巡检的效率,设计并应用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辅助楼宇管理人员对楼宇内人员和财产安全情况进行巡检,实现楼宇巡检的智能化成为了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对巡检时的周围环境进行记录,楼宇管理人员可以在监控中心上位机远程监控楼宇环境和远程遥控所述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在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通过语音播报提醒周围人员注意,解决当前人工巡检需要考虑巡检人员的体力限制,可能产生较高的人工成本以及遇到突发情况巡检人员无法及时上前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包括:主体框架、控制模块、图像采集模块(401)、雷达导航模块(501)、语音播报模块(304)、电机驱动模块、降压模块(305)和电源模块(306)。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主体仓(101)和摇臂转向架六轮移动机构;所述主体仓(101)内部安放一个底盘(301),用于安放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语音播报模块(304)、所述电机驱动模块、所述降压模块(305)和所述电源模块(306);所述摇臂转向架六轮移动机构主要用于所述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的移动、越障和改变移动方向。
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器(3031)和从控制器(3032);所述主控制器(3031)通过其外围的第一串口、第二串口和第三串口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01)、所述雷达导航模块(501)和所述从控制器(3032)相连接。
所述语音播报模块(304)包括语音合成模组和微型播报喇叭;所述微型播报喇叭的端子线接入所述语音合成模组的音频输出端口,用于播放合成的语音,所述语音合成模组用于数据发送的管脚与所述主控制器(3031)用于数据接收的管脚相连接,所述语音合成模组用于数据接收的管脚与所述主控制器(3031)用于数据发送的管脚相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306)为12V直流稳压电源,在电源总线位置设置一个电源开关(307),用于所述智能楼宇巡检机器人的电源通断,所述电源模块(306)直接用于给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供电,将所述电源模块(306)的正负极接入所述降压模块(305)的输入级接线端子后,电源电压降至5V,再从所述降压模块(305)的输出级接线端子导出正负极,接入所述主控制器(3031)、所述雷达导航模块(501)和所述语音播报模块(304)的输入级正负极管脚以用于供电,所述图像采集模块(401)和所述从控制器(3032)分别由所述主控制器(3031)的第一串口和第三串口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92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