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8556.4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2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倩;黄廷磊;徐伟伟;李云鹏;梁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30 | 分类号: | E02F5/30;E02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国强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旋转 破碎 机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包括液压系统、活塞部件、钎杆部件,所述液压系统驱动钎杆旋转,液压系统驱动活塞部件往返冲击,使所述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实现全液压式间歇打击和连续旋转复合运动。本发明的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通过设计全液压驱动,钎杆同时进行连续旋转和间歇式打击,获得复杂受力的破碎加载,有效提高破碎效率和效能。本发明中,液压马达驱动蜗杆转动,带动回转支承转动,驱动钎杆转动;液压系统驱动活塞上下运动,同时实施对钎杆锤击柄的周期性打击,实现连续旋转、间歇打击的破碎功能,属于一种全新运动方式的破碎锤机具,破碎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破碎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
背景技术
挖掘机或装载机的末端安装破碎锤,实现对矿山、建筑物、道路设施进行破碎、拆除工作。现有的破碎锤工作原理利用主机提供液压动力,破碎锤液压活塞连续打击钎杆,钎杆持续不断对破碎体实施撞击单一工作原理。
CN111468218A《一种矿山用破碎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破碎机具,发明液压驱动、氮气助压驱动活塞杆,活塞杆撞击钎杆,实现破碎动作。
为了提高破碎锤的破碎效率,众多发明实施破碎锤二次打击,以CN111456618A《一种二级冲击液压破碎锤》发明在主钎杆内套接二次钎杆,活塞杆同时冲击主钎杆和二次钎杆完成一级冲击,随着钎杆的逐渐下压二次钎杆实现再次冲击。CN111074961A《一种高频破碎锤》发明液压马达驱动四组方向不同的偏心轮转动,带动钎杆往复振动,实现钎杆高频破碎功能。发明专利202011310016.4《一种拉瓦尔式气-液双动力无尘破岩机具》利用液压、气压双动力实现低频共振、高频连续打击的破碎。
基于现有发明破碎锤工作原理主要集中在改善钎杆对破碎体打击方式,提高破碎效果。本发明破碎机具采用连续冲击、旋转共同作用原理,实现对破碎体冲击打击和旋转扭转联合作用,实现更大破碎动力和破碎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各类破碎机具为间歇式打击破碎方式,破碎效率不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可以与挖掘机方便连接,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包括液压系统、活塞部件、钎杆部件,所述液压系统驱动钎杆旋转,液压系统驱动活塞部件往返冲击,使所述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实现全液压式间歇打击和连续旋转复合运动。
所述活塞部件包括活塞,钎杆部件包括钎杆,活塞、钎杆设置于自上而下连接的上缸体、中缸体总成、第一下缸体总成、第二下缸体总成中,其中:
所述活塞上端位于上缸体中,中部位于中缸体总成中,下端位于第一下缸体总成中;
所述钎杆上端位于第一下缸体总成中,钎杆贯穿于第二下缸体总成,下半部分从第二下缸体总成下方伸出;所述钎杆上部设置有长齿轮;
所述第二下缸体总成内设置有回转支承,回转支承上设置有蜗杆,回转支承内外均设有齿轮,回转支承外齿轮与蜗杆啮合,回转支承内齿轮与钎杆的长齿轮啮合,带动钎杆旋转。
所述中缸体总成包括中缸体,中缸体中开设有一个供活塞穿过的孔,该孔内上部设置有后衬套,中缸体上部设置有换向阀,中缸体的侧壁开设有进出油口。
所述第一下缸体总成包括第一下缸体,第一下缸体中开设有一个供活塞和钎杆穿过的孔,该孔内上部设置有内套。
所述第二下缸体总成包括第二下缸体,第二下缸体中开设有一个供钎杆穿过的孔,该孔内上部设置回转支承,第二下缸体的底部设置有外导向套,第二下缸体的侧壁设置有钎杆销和外套销,钎杆销安装在钎杆中部变径凹槽位置,方便钎杆旋转和防止钎杆脱落,外套销安装在外导向套位置,用于固定外导向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巴特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海绵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背光结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