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ET电磁检测的无损探伤仪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8114.X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8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田君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君焱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G01N27/90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t 电磁 检测 无损 探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T电磁检测的无损探伤仪,涉及无损探伤技术领域,包括探伤仪主体,所述探伤仪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元件,所述探伤仪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绝缘底座,所述探伤仪主体的右端设置有推拉板,所述探伤仪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探伤仪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本发明通过固定板、固定杆和连接轴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探伤仪主体的提拿,避免出现移动的不便,降低对装置的使用不便,另外根据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活动轴、活动元件和活动装置的设置,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对装置进行倾斜支撑,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利用设置的活动元件与活动装置可以对角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装置适用于各种角度的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探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ET电磁检测的无损探伤仪。
背景技术
涡流探伤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导电构件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其原理是用激磁线圈使导电构件内产生涡电流,借助探测线圈测定涡电流的变化量,从而获得构件缺陷的有关信息。按探测线圈的形状不同,可分为穿过式、探头式和插入式三种。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一些基于ET电磁检测的无损探伤仪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够对探伤仪进行角度的调节,不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且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携带;
2、现有的一些基于ET电磁检测的无损探伤仪的探伤线缆在不使用的情况下裸露在外部,造成对探伤线缆的损害,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ET电磁检测的无损探伤仪,包括探伤仪主体,所述探伤仪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元件,所述探伤仪主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绝缘底座,所述探伤仪主体的右端设置有推拉板,所述探伤仪主体的背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探伤仪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右端设置有辊管,所述辊管的外部设置有探伤管,所述辊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尺簧轴,且尺簧轴的外部设置有尺簧,所述尺簧轴的右端与设置的凹槽内部右端活动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探伤仪主体的右端开设有移动凹槽,且移动凹槽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的下端与设置的推拉板上端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拉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移动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设置在固定块的下端,所述推拉板的外部与设置的移动凹槽内部相适配。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固定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轴,且活动轴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设置有活动装置,所述固定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元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装置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与探伤仪主体的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元件远离固定杆的一侧与设置的探伤仪主体右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装置设置在活动元件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设置的活动轴与活动元件活动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探伤仪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器探伤元件,所述探伤仪主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电器组件,且电器探伤元件与设置的电器组件电线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右端与设置的凹槽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板的右端固定有推动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君焱,未经田君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8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