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7173.5 | 申请日: | 2022-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1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曲晓刚;余东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97 | 分类号: | C12N5/0797;A01N1/0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李外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纳米 掺杂 氢键 有机 框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其特征在于,该有机框架壳层是以有机构筑单元为框架主体材料,内部均匀掺杂多孔碳球纳米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直接在细胞表面生长而成的;
所述的有机构筑单元为1,4-苯二甲脒氢氯酸盐和四(4-羧基苯基)甲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比例为20%。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多孔碳球和1,4-苯二甲脒氢氯酸盐溶解在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
步骤二:在步骤一得到的溶液A中加入单分散的神经干细胞,经过摇晃离心去除上清,继续向沉淀中加入缓冲液得到溶液B;
步骤三:将多孔碳球和四(4-羧基苯基)甲烷溶解在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得到溶液C;
步骤四: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经过摇晃离心去除上清,即可得到包裹在神经干细胞上的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多孔碳球和1,4-苯二甲脒氢氯酸盐的质量比为0.59:0.7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缓冲液为磷酸缓冲液,pH 7.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混合时间为5-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多孔碳球和四(4-羧基苯基)甲烷的质量比为0.59:1.56。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缓冲液为磷酸缓冲液,pH 7.4。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的混合时间为5-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碳球纳米酶掺杂的氢键有机框架壳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三聚氰胺、福尔马林水溶液溶液和蒸馏水混合在三口烧瓶中在80℃下搅拌,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
2)向上述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加入苯酚、福尔马林水溶液溶液和氢氧化钠,60℃下搅拌30min,得到混合溶液;
3)向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Pluronic F127水溶液,66℃下搅拌2h,得到产物;
4)将步骤三的产物加入水稀释溶液,20h后,取溶液在130℃的高压釜中加热24h,最后,离心收集产物,用水洗几次并在室温下干燥,将干燥的粉末在N2气氛中,800℃碳化3h,然后获得多孔碳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71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多种环境的可控节能灌溉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电加工用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