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储能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6796.0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3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民;周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32;H02J7/00;H02J7/02;H02J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飞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7 | 代理人: | 贺占平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储能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力信息,并根据电力信息确定储能设备工作日的多个电价时段;根据多个电价时段生成初步充放电策略;其中,初步充放电策略包括:储能设备在高电价时段配置为放电模式,以及在低电价时段配置为充电模式;基于初步充放电策略确定充放电切换频次,基于充放电切换频次和多个电价时段的时长确定储能设备的目标充放电策略,确定储能设备在每个电价时段的充放电状态。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在提高储能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兼顾储能设备的电池寿命,提高储能套利收益。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峰谷电价也称“分时电价”,是按高峰用电和低谷用电分别计算电费的一种电价制度。高峰用电,一般指用电单位较集中,供电紧张时的用电,如在白天,收费标准较高;低谷用电,一般指用电单位较少、供电较充足时的用电,如在夜间,收费标准较低。实行峰谷电价有利于促使用电单位错开用电时间,充分利用设备和能源。
目前在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应用正在蓬勃发展,发电企业可以在低谷用电期间向储能设备充电,在高谷用电期间通过储能设备提供电能从而获利,但目前在电力交易中心中,电价是实时更新的,目前根据预设的充放电策略对储能设备进行控制,存在储能资源浪费的问题,且频繁地切换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状态,也会存在影响电池寿命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储能设备,能够提高用户侧储能设备储能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储能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电力信息,并根据所述电力信息确定储能设备工作日的多个电价时段;其中,所述电力信息包括历史电价走势,所述电价时段包括高电价时段和低电价时段。
根据所述多个电价时段生成初步充放电策略;其中,所述初步充放电策略包括:储能设备在所述高电价时段配置为放电模式,以及在所述低电价时段配置为充电模式。
基于所述初步充放电策略确定充放电切换频次,基于所述充放电切换频次和所述多个电价时段的时长确定所述储能设备的目标充放电策略,确定所述储能设备在每个电价时段的充放电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历史电力信息预测在储能设备工作日中储能设备的初步充放电策略,并基于每个电价时段的时长对初步充放电策略进行优化,降低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切换频次,从而能够在提高储能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兼顾储能设备的电池寿命,提高储能套利收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力信息还包括预设电价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电力信息确定多个电价时段包括:
根据单日历史峰谷电价信息或所述预设电价信息预测所述储能设备工作日中每个所述高电价时段和每个所述低电价时段所在的时间段。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除了可以应用于峰谷储能套利之外,还可以应用于孤网的辅助调频,通过获取到用电企业的电价信息对用电企业在储能设备工作日的负荷变化进行预测,从而控制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状态,能够提高储能资源利用的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充放电切换频次和所述多个电价时段的时长确定所述储能设备的目标充放电策略可以包括:
在所述充放电切换频次大于预设切换频次阈值时,控制所述储能设备在目标电价时段中保持与所述目标电价时段相邻时段相同的充电或放电的状态;其中,所述目标电价时段为时长低于预设时长阈值的电价时段。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通过预测出的每个高电价时段和每个低电价时段的时长对初步充放电策略进行优化,从而能够降低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切换频次,以及延长储能设备中电池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6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厚系统、测厚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