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利用微纳米磁粉催化臭氧协同强化混凝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6019.6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5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鹏;张震;陈飞勇;孙翠珍;成小翔;金岩;武道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代理公司: | 济南佰智蔚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5 | 代理人: | 赵允洲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利用 纳米 催化 臭氧 协同 强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利用微纳米磁粉催化臭氧协同强化混凝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微纳米磁粉悬浊液、混凝剂溶液、助凝剂溶液;混合微纳米磁粉悬浊液至待处理废水中;使臭氧气体与含有微纳米磁粉的待处理废水接触,得到改质混合液A;将催化氧化反应步骤处理后的改质混合液A与混凝剂溶液混合得到改质混合液B;将助凝剂溶液、改质混合液A、改质混合液B、微纳米磁粉混合搅拌,得到磁絮体;将磁絮体固液分离,实现磁性污泥浆液和净水的分离;将磁性污泥浆液中的微纳米磁粉分离回收。本发明通过微纳米磁粉表面的催化活性位强化臭氧的氧化效果并提高臭氧的溶解率,强化混凝效果并加速沉淀,且提高磁粉的利用率及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深度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循环利用微纳米磁粉催化臭氧协同强化混凝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难降解废水的基本特征是有机物浓度高、污染物种类多、可生化性低、生物抑制性强、含盐量高,常规的处理技术难以实现高效、稳定运行。至今,难降解废水高效处理依然是制约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难题。由于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一般都需要耦合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技术,构建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工艺。为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而开展了各种工艺优化和技术革新,新型吸附剂、混凝剂、催化剂等各种材料不断开发,新型工艺如高级氧化技术等不断发展,促进了废水处理技术朝向多元化、精细化和绿色化方向的发展。
生物处理法仍然是工业废水处理的主流,但是单纯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的出水指标很难达到国家规范的排放要求,因此,常利用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工业废水,使出水水质指标达到规范标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级氧化工艺有Fenton和臭氧氧化工艺。Fenton工艺在运行中需要投加大量酸碱调节pH,操作复杂,且产生大量铁泥。而臭氧高级氧化工艺是一种绿色工艺,操作简便,二次污染少,常温常压下就能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OH)和氧自由基(·O2-),将难降解的特征污染物转化成容易降解的有机物质,并且降低了废水中的毒性,同步提高了废水的O3溶解度、可生化性、矿化度。
混凝技术是水处理厂和废水处理厂中最常见的工艺之一,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经济、可升级的技术。在混凝工艺中,需要添加的化合物药剂即是混凝剂或助凝剂,所选择混(絮)凝剂的性能往往能直接决定处理效果以及工艺费用。混(絮)凝剂一般通过吸附架桥、电中和及网捕卷扫作用使得废水中的胶体颗粒物质聚集形成大的聚集物,最后利用沉淀作用将这些聚集物分离出去。目前常用的混(絮)凝剂实现固液分离的方式大多依赖于重力沉降,而这往往造成分离的效率低、速度慢、产生的絮体小。磁混凝通过向传统的混凝过程中引入磁性颗粒(通常为Fe3O4颗粒),使得无机混凝剂(聚铁、聚铝等)或有机聚合物助凝剂(聚丙烯酰胺等)和磁性颗粒形成磁性絮体。磁性絮体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打破了对重力沉降的依赖,实现比传统混凝过程更快的聚集沉淀。常见的引入磁性颗粒的方法是直接向目标水体中添加磁性成分,但是两步投加(分别添加磁性颗粒和混凝剂)又比同时投加的混凝效果更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米磁粉催化臭氧协同强化混凝方法及系统,通过微纳米磁粉表面的催化活性位强化臭氧的氧化效果并提高臭氧的溶解率,然后处理后废水进入涡流混合步骤,并加入混凝剂在涡流的作用下混合均匀,进入混凝反应步骤,然后加入助凝剂,废水中的微纳米磁粉作为磁性介质重新用于混凝工艺中,强化混凝效果并加速沉淀;通过磁分离系统回收微纳米磁粉,可以将微纳米磁粉循环利用于催化氧化和混凝沉淀过程中,使得微纳米磁粉具有多种用途并能回收再循环利用,本发明主要为提高磁粉的利用率及回收率,使得微纳米磁粉具有多种用途并能回收再循环利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循环利用微纳米磁粉催化臭氧协同强化混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试剂配置步骤,配置微纳米磁粉悬浊液、混凝剂溶液、助凝剂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6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节段的防火电缆
- 下一篇:一种注胶控制系统、方法及热熔牙胶充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