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45590.6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东;郑军华;李乾坤;汪常;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0 | 分类号: | H01M4/70;H01M4/13;H01M4/139;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林韵英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电池 | ||
1.一种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衬底;围设在所述衬底边缘的导电墙;位于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导电阵列,所述导电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若干个导电柱,所述导电柱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延伸且被所述导电墙包围,所述导电阵列将所述导电墙围设的空间划分为连通的若干个子空间;
活性物质,所述活性物质填充在所述子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物质的负载量为15mg/cm2-28mg/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导电柱之间的距离为5μm~50μm;
优选的,所述导电柱的直径为500nm~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柱垂直于所述衬底,所述导电柱的高度为500nm-5000μm;
优选的,所述导电墙的高度为500nm-5000μm;
优选的,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导电墙的高度相同。
5.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衬底;围设在所述衬底边缘的导电墙;位于所述衬底一侧表面的导电阵列,所述导电阵列包括阵列排布的若干个导电柱,所述导电柱向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延伸且被所述导电墙包围,所述导电阵列将所述导电墙围设的空间划分为连通的若干个子空间;
在所述子空间内填充活性物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集流体的工艺包括3D打印工艺;
在所述子空间内填充所述活性物质的工艺包括磁控溅射工艺。
7.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的电解质层,所述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均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极片,所述第一极片中衬底至导电阵列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极片中衬底至导电阵列的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为固态电解质层;
优选的,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厚度为2μm~18μm。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
将所述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极片中衬底至导电阵列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极片中衬底至导电阵列的方向相反;
形成填充在所述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的电解质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填充在所述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的电解质层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第一极片的一侧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层,将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背离所述第一极片的一侧表面接触;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极片的一侧表面形成固态电解质层的工艺包括磁控溅射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455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