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容量扩充装置及放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8350.3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嘉兴;方健;杨帆;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10 | 分类号: | G01R3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王东东 |
地址: | 5106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扩充 装置 放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量扩充装置及放电方法,包括用于扩充高压信号发生器容量的脉冲电容器,所述脉冲电容器的两极间并联一个保护放电间隙及保护电阻,在脉冲电容器高压极与故障电缆之间串联一个采用无线控制间隙断开与闭合的可调间隙。本发明通过提升储能电容容量从而提高放电能量的方式,使故障测试过程中高压信号发生器发出的信号在较低的电压下具有足够的能量,保证测试信号强度的同时保护电缆免于过电压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故障测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量扩充装置及放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能源行业的发展和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电力电缆的敷设长度在逐年增加,各种电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电缆一旦发生故障,查找比较困难。如何准确、迅速、经济的查寻电缆故障成为供电部门日益关注的问题。
在电缆故障测试过程中,使用高压信号发生器将能量存储在脉冲电容上,通过高压开关控制,将电容存储的能量释放到电缆中,使离线的故障电缆短暂在线,并将故障点击穿,从而利用击穿产生的信号进行故障测距及故障定点等工作。在实际的电缆故障测试过程中,由于电缆埋地深度深潜不一、被测电缆接头进水、测试现场附近噪音大、环境条件差等原因,电缆故障测距与定点的信号十分依赖于高压信号发生器发出信号能量的强度,为了便于故障测试,可通过提高高压信号发生器的直流电压或增大脉冲电容容量的方式来达到提升高压信号强度目的。对于低压电缆来说,一味的提高放电电压,会对电缆原本完好处造成不必要的破坏,而目前电缆故障测试用的直流高压信号发生器大部分是固定电容,使得设备最高电压下的单次能量较大,低电压下单次放电能量则会较小,低压电缆的故障测试往往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直流高压信号发生器存储能量的容量扩充装置及放电方法。
本容量扩充装置主要适用于低压电缆故障测试,用于快速扩充高压信号发生器脉冲电容容量,并且通过可调间隙将电容容量释放到被测电缆的容量扩充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容量扩充装置,包括用于扩充高压信号发生器容量的脉冲电容器,所述脉冲电容器的两极间并联一个保护放电间隙及保护电阻,在脉冲电容器高压极与故障电缆之间串联一个采用无线控制间隙断开与闭合的可调间隙。
进一步,所述脉冲电容器的容量为32μF,耐压15kV。
进一步,所述保护放电间隙包括两个固定在绝缘支架上的紫铜球头,所述紫铜球头的末端焊接螺杆,通过旋转螺杆调整两个紫铜球头的距离使得击穿电压为15kV,两个紫铜球头分别与脉冲电容器的两极连接。
进一步,所述保护电阻为10MΩ,耐压32kV的高压电阻。
进一步,所述脉冲电容器设置两个充电极板,两个充电极板通过绝缘板固定在两端的机壳上,充电时,将高压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充电极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可调间隙包括无线控制器部分及高压放电间隙部分。
进一步,所述无线控制器部分包括固定接收端与可移动遥控端,所述固定接收端的输入端与220V市电连接,输出端与可调间隙的电磁铁电源连接。
进一步,所述螺杆为铜材料。
一种容量扩充装置的放电方法,容量扩充装置的输入端分别接高压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接地端,其输出端接被测电缆及接地端,将高压信号发生器调整至直流输出档位,此时高压信号发生器内置电容与容量扩充装置电容并联,高压信号发生器调整电压到预设值后,单击容量扩充装置的放电遥控器,容量扩充装置内可调间隙相互靠近,将电容上的能量释放到被测电缆中。
进一步,可调间隙的工作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8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链路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水角度可调节的锻铸件水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