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37105.0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敏;董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可利尔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5/00;G03B13/36;G02B27/64;H02K33/18;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吴国栋 |
地址: | 101499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致动器 摄像 模组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致动器包括运动构件(10)、固定构件(20)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抵接构件,所述抵接构件包括:至少一组滑轴对,固定在所述运动构件和/或所述固定构件上,所述滑轴对包括两根平行延伸的滑轴(31),且所述滑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运动构件的运动方向相同;和滚珠(32),抵接设置在所述至少一组滑轴对的所述滑轴之间,其中,每组所述滑轴对中,两个所述滑轴之间的径向间隙小于所述滚珠的直径。通过平行滑轴代替注塑V形槽设计,一方面可以改善滚珠冲击造成V形槽凹坑现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滑道表面精度,使运动摩擦力小,产品性能提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摄像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系统的应用愈加广泛,用户更加追求成像高清晰度的光学系统,为此,自动对焦功能和自动防抖功能的应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自动对焦和自动防抖的过程需要光学系统内部的构件发生相对运动,为了保证对焦和防抖的效果则需要给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提供可靠的导向和支撑,针对该问题,有相关技术提出了在两个相对运动的构件之间布置导轨和滚珠进行支撑和导向,例如中国专利CN112596193A公开了一种驱动器,包括注塑V形槽和布置在V形槽内运动的滚珠用于为运动件进行导向和支撑。
但是CN112596193A中公开的滚珠配合V形槽的方案,需要注塑V形槽,塑料本身强度不够,在运输、跌落时容易产生凹坑,造成性能不良,另外采用注塑V形槽的方案时对模具加工精度和注塑工艺要求高,因为塑料本身特性,V形导向槽注塑会有收缩现象,对性能都会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致动器,包括运动构件、固定构件以及设置在二者之间的抵接构件,所述抵接构件包括:至少一组滑轴对,固定在所述运动构件和/或所述固定构件上,所述滑轴对包括两根平行延伸的滑轴,且所述滑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运动构件的运动方向相同;和滚珠,抵接设置在所述至少一组滑轴对的所述滑轴之间,其中,每组所述滑轴对中,两个所述滑轴之间的径向间隙小于所述滚珠的直径。
可选地,每组所述滑轴对中,两个所述滑轴间隔布置。
可选地,每组所述滑轴对中,两个所述滑轴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径向抵接在两个所述滑轴之间,或者,所述连接件连接在两个所述滑轴的轴向的至少一侧的端面上。
可选地,每组所述滑轴对中,两个所述滑轴贴合布置。
可选地,所述滑轴为金属材质。
可选地,所述滑轴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构件或所述运动构件。
可选地,所述抵接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部和至少一个支撑部,其中,所述导向部包括两组正对的滑轴对,所述两组正对的滑轴对中的一者固定在所述固定构件上,另一者固定在所述运动构件上,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两组正对的滑轴对之间;所述支撑部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运动构件的一者上的滑轴对,所述滚珠抵顶在另一者和所述滑轴对之间。
可选地,所述光学致动器包括具有中央容纳空间的基座和设置在所述中央容纳空间内的第一载体,其中,所述第一载体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基座沿第一方向运动,以进行对焦或变焦,所述抵接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载体之间的第一抵接构件,所述第一抵接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轴、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轴之间的第一滚珠。
可选地,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运动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和所述运动构件中一者上的线圈和设置在另一者上的第一磁石,所述线圈的远离所述第一磁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磁片,所述第一导磁片与所述第一磁石具有相吸引的磁吸力,以使所述运动构件通过所述导向部和所述支撑部压向所述固定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可利尔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可利尔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37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